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在高三政治复习课的应用

点赞:9435 浏览:344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一定要注重意义学习的过程,以知识的理解、认知结构的形成为核心,对陈述性知识进行有效记忆的规划.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按意义进行编码、组织,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达到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的目的.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高效地习得、持久地保持和灵活地提取、运用陈述性知识.为形成程序性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陈述性知识教学策略在高三政治复习课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知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促进预期的策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预期

知识分类学说认为,知识的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和预期.注意就是学习者指向目标的活动状态,预期则是对学习目标的期望.老师可以通过告知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预期来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对于高三学生,其学习活动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支配,教师应更多地采用说明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价值的策略来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按照高考能力要求对考纲上的考点进行分解和具体细化,用外显的、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明确学生应掌握什么.如“结合我国涉外经济案例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生成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分析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


二、设计思辨情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激活知识

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很多内容具有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单纯说教容易使人感到抽象、枯燥.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进行理解和记忆,我们需要对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做有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如设计思辨情景和开发相应的时政资源.特别是为学生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或是两难的问题,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经验,以问题引领组织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促进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

如在学习“对外开放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时,结合当前对外开放形势.以观点评析型题目“只要提高引进外资金额,就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领,让学生理解清楚“‘引进来’引的是什么”“‘引进来之后’怎么用”“走出去指什么”“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什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而且结合“十二五规划”“经济工作会议”等时政,让学生熟悉与该考点相关的时事背景材料,掌握相关的时政术语,较好地突破易混点.

三、比较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的高效习得

新的陈述性知识是否能获得意义.有赖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否能为新知识的生成提供认知框架.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观念但不能自发应用时,可运用比较策略,指出新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优化其认知结构,指导学生理清知识的两种联系:一是新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对于“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的理解中,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有“最惠国待遇”这一名词的模糊认知,但对于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两者的区别却分不清楚.因此教师通过结合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购写美国货”“雇佣美国人”等政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事例,点拨两者含义的区别,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出“最惠国待遇是对外一视同仁,国民待遇原则是对内对外一致”.这激活了学生的原有相关知识,也指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易混易错点得到了较好突破.

四、构建网络化知识体系.促进陈述性知识的灵活提取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检测设为信息加工过程.在信息加工后,学生要将零碎的具体知识形成有序的结构.这在学习新知识时才能为同化新知识提供固定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组织策略.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用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法,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知识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把语言形式的信息转化为视觉形式信息,实现知识的整体优化,在大脑中形成熟悉、清晰而巩固的陈述性知识体系.

五、设计变式练习,夯实陈述性知识

学生如果仅仅能把一般原理、概括化的知识局限于同类情景中运用.还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只有当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概念和原理.才能说明学生真正形成了利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因此通过设计变式练习,如采用变换角度和变换题型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在各种不同情境中如何运用同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