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

点赞:6949 浏览:212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该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差别大、更新快等特点,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的改革提出了几点设想,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应用能力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关 键 词]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张文英(1979-),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教学工作;关金玉(1976-),男,内蒙古通辽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工作;徐永春(1958-),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工作.(河北张家口07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河北北方学院教改课题“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课题编号:JG200935)和2009年度河北北方学院教改课题“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G2009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07-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科学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同时也渗透到各门学科,并成为各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为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另外,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时,计算机技术水平也成了用人单位考查应聘者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计算机基础教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学生们的重视.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

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全国高校的大面积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给各高校带来了广泛的生源,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地域的差异、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学生偏科以及各中学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等因素,导致高校新生在入学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同专业一个班的学生,有的已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较好地掌握,能够熟练应用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有的学生只是会上网;甚至有的学生还不会开机、关机.另外,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兴趣的差异,不同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

再者,有些院校把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全国或各省市的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把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标准.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题型、题目相对固定不变,促使学生投机取巧的应试心理十分严重,只对等级考试所考内容有学习热情,不考的内容几乎一概不理.很多学校为了保证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简单地迁就等级考试的考试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上全校统一,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忽视学生计算机素养方面的培养,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关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性价比的提高,各地区的中、小学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计算机课程开设呈现出“多元化”和“低龄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电脑,孩子们的计算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大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在参差不齐的同时也越来越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因素,试图要求不同地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同步发展的想法在现阶段是不可行的.因此,能做的只能是各高校针对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一方面,同时开设零起点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显然不合时宜.受到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启发,我们可以尝试进行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改革.事实上,我们既面临着和大学英语课程一样的学生入学时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样也面临着由于学科不同,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同的问题.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更需要、也更适合搞分层次教学改革.另一方面,目前,在素质教育的高层次上,教师们的观念差异很大,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诸因素认识不足,所以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得教师这一整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上有很好的配合,同时也需要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可以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但不能是唯一的标准.教师应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努力使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意识到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和在其他各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和热情;使学生能够领会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修养和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养成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这一先进的工具解决问题的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为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2.借鉴先行者的经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试行分层次教学.国内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英语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班,打破原有的按专业分配自然班的教学制度,使得英语起点相近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班上大学英语课程.这一思路,可以推广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上来.高校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计算机测试,测试的成绩作为分层次的一个依据.

一些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教学改革中注意到了学科区别,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将学生分流.这一点同样可以借鉴,在分层的过程中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制定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在分层教学的操作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结合入学后学生测试成绩、本专业的特点和自己的兴趣允许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层次.

3.修订教学大纲,制订新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在学生分层的前提下,原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显然已经不适用,需要适当地修改和调整.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各专业的特点,对学生所学专业有一定认识,之后我们和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师共同研讨,向他们请教本专业学生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的内容和程度,谨慎地修改大纲和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适合分层次教学的大纲和教学计划.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编撰或者选择适合的教材,编写或选择的教材要具有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专业知识中,解决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如果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学生自身对计算机兴趣浓厚或者计算机水平较高,他们所在层次的教学内容要有拔高意识,教学定位可以由“应用型”向“研究型”转化,做到应用与研究并重,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

4.改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基于教学观念和教材,又有自己独立的特点.由于现行计算机基础教材过于倾向自身的知识系统,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仅在本系统注意提高自己传授知识的能力,但是对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高层次问题,却很模糊.扩招之后,大学生人数激增,学生从应试教育中带来的学习、认知习惯差异很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各专业对计算机需求不同.面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教学方法自然不能千篇一律.有人讲过“教无定法有良法”,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理念,教学方法不同,效果会差别很大.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借用武侠小说中的一句话,“剑招具有多样性,可以千变万化,但剑意却是明确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根本途径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把握住重点、处理难点、解决疑点.以学科的基本思想为纲要,统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比如,给数学系学生教授Excel时,可以给学生演示Excel中内置的CONBIN函数计算概率的例子;给物理系学生讲授Excel时,可以给学生演示利用Excel计算实验中测量的数据的均值、偏差等;给统计系学生讲授Excel时,可以给学生演示利用Excel求置信区间的例子;给经济管理系学生讲授Excel时,可以给学生演示利用Excel做数据统计和财务报表例子.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授课方式是上两到四节理论课,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练习若干学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着把理论课和学生上机时间合到一起,在这些时间里,把学生安排到多媒体教室,老师讲授一段时间,学生实践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循环周期,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5.打造教学优秀的团队.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授多少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职责和使命,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念.积极情绪能促使教师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教师的良好心态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必要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它导致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加大,有可能使教师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对工作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可以确保教师认识到这种现状对教师自身发展、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因为计算基础课程相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来说比较简单,所以有人认为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只要懂计算机、能讲基础课就行,不需要太高的专业水平,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更应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不但要掌握广泛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居高临下,才能将计算机知识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将新成果不断地补充到教学中去,用自己创新经历去启发学生.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出现新问题.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与其他学科结合也将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创新,勇于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郭红,孟广学,崔新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

[2]李朋.Excel统计分析实例精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傅凌.公共外语分层次教学实证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7(4).

[4]崔晓华,苏柏山.数学教育形态的形成机理与结构特征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