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讲究一个“活”字

点赞:5679 浏览:177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贵在“活”.本文从语言艺术、讲授方法、课堂提问、情境创设、教材处理、适时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关 键 词】历史课堂教学“活”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历史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课堂教学要“活”.活,才有生机和灵性;活,才有创新和发展.教学中,教师如果具有幽默感、讲授绘声绘色、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创设情境,注重教材之间的有机联系,并适时地进行评价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那么,课堂上一定会出现另一番景象.

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亲身经历,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要培养幽默风趣的个人素质,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生活中,人们喜欢小品、相声等节目,这是因为演员们那幽默滑稽的表情和口若悬河的台词总能给观众带来许多欢声和笑语.“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为人接受.”易中天先生的这句话对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在《品三国》中,易教授用现代的语言阐述人物故事,什么“刘备的地盘”、“诸葛亮的关系网”、“把周瑜说成帅哥”等,这种幽默的妙语,很容易引起共鸣.同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语言也一定要机智、幽默、生动,符合时代潮流,迎合学生的“口味”,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切忌照本宣科,语言表达枯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讲究一个“活”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课堂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本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采用过这种幽默的方式,效果很好.例如:有一次,当我讲到“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忽然发现坐在墙角边并排的两个男生(刚好一个姓孙、一个姓刘)为了所谓各自的“三八线”,正在相互推推搡搡.见此情景,我有意看着他俩,然后对着全班学生说:“孙刘两家为了各自的地盘正在PK,现在曹操大军压境,请同学们给他们出出点子,该怎么办?”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孙刘联盟,共同对曹”.我也随声附和:“OK”.这时这两个男生立刻恢复了平静,脸涨得绯红,同学们见状也哈哈大笑起来.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批评这两位学生,可能会打断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此时采用这种幽默风趣的方法,不仅可以化险为夷,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注重讲授方法的创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讲授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里的讲授不等于“满堂灌”、“一言堂”,而是要有所创新.本人觉得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层层递进式讲授法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教学方法.因为它可以把学生由一个悬念带向另一个悬念,紧紧吸引住学生,最后达到教学目的.

以文天祥抗元为例.

教师:哪一位同学知道文天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他是一个大英雄,率领军民抗击元军.

教师:说的有道理.

学生:他很有民族气节.

教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生:我们学过他的《过零丁洋》这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师:说的也对.

教师:如果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希望文天祥抗元成功吗?

学生(异口同声):当然了.

教师:为什么?

学生:元兵很坏,杀了好多人.

教师:如果文天祥抗元成功,中国不就又南北对峙,不能统一了?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学生(感到很疑惑):难道文天祥抗元是不对的?(学生窃窃私语)

教师:中国自秦朝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集权的国家.分裂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统一的.元朝的统一,也是大势所趋.

教师:文天祥在狱中连元朝皇帝劝他都不投降,还写了《正气歌》.文天祥在大都就义的时候,人们在他的衣袋里找到了他的绝笔,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在中华民族的精神疆域里,他是正义、爱国主义和崇高气节的象征.

教师:所以说,元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符合历史潮流.而文天祥的这种大义凛然的正气,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全面地来看问题.同学们,这个问题现在知道了吗?

学生(异口同声):知道了.

尊重历史,与历史对话,通过层层递进式的一问一答,使学生在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同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调控课堂提问的难易度,美化提问语言

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总是要精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竭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探究.因此设计问题要难易得当,有梯度,使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能积极思考.

如教八年级上《秦朝》一课时,可设计五个阶梯式问题:(1)灭六国,统一中国的王朝是什么?(2)秦始皇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3)如何评价这些措施?(4)轰轰烈烈的秦王朝仅仅过了15年就很快灭亡了,原因何在?(5)如何评价秦始皇?当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辐射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不理想的学生发言,充分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要正确驾驭好课堂提问语言.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用形象、生动、富于启发、趣味的提问语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的.


案例一:在讲八年级下《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学生来探究,独立前北美的旗,左上角用米字图案的秘密你知道吗?或者可以这样问,独立前北美的旗为什么会用米字形的图案?

案例二:在讲八年级下《专制帝国》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大臣感到很纳闷:皇帝明明呆在皇宫里,他怎么会知道我家中的一些琐事?(昨天是否喝了酒,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什么菜?).同学们,你能帮他解答心中的疑惑吗?或者可以这样问:皇帝是怎么知道大臣家中的事情?

这两个案例问题的不同提法,学生当然喜欢前一种,因为这更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打动学生的心,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