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的

点赞:5460 浏览:156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道德行为显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的背景下,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对思修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愈发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试对思修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些具体的阐述.

【关键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高校德育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也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作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配套和前置课程,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是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

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思修课在教材选用时采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学术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思修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规范向行为

实践的转化.其教学目标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和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行动.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而目前很多高校潜意识中认为此课程就是进行理论讲解,主要介绍抽象理论,而对大学生面对的困境和疑虑关注较少,书本理论与现实问题脱节,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课,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缺乏实践性而流于表面或只得到较为肤浅的认识,很难内化为以后的行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教学内容相对枯燥

在教学中,教师的课程讲授常以教师自身的特点需求为中心,教学内容缺乏合理的安排与组织,严重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更不能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一门课程是一个系统,要达到既定目标需要精心的设计,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3.教学作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因循守旧

在教学作风上,一部分教师以教学权威自居,缺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低,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种单向性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选择性、互助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教学理念、作风和方法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当然就大打折扣了.


在教学手段上,因循守旧,形式单一;或缺乏合理安排,脱离教学内容.

而对于考核方式,仍广泛采用传统的试卷方式进行考核,教师还是以课程分数的高低来评判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好坏,同时也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高低都以最终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这样的结果是远远达不到新课程设置的目的的.

4.教师个人素质影响“基础课”授课质量

思修课无疑要求教师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学生的成长当中思修课的授课起到绝对重要作用.但整合后的思修课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这对于以前单独讲授两门课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的要求,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他们缺乏对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准确把握,达不到课程设置的应有效果.对于学生的引导不能做到准确、及时.虽然部分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理论水平、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是得到学生认可的,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授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二、思修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1.加强思修课基础理论教育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这个基本原则时刻不能丢.”

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极力改进现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总结出符合思修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来,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能轻视这门课程的功能作用,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存在,而不能本末倒置,过分追求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化.对一些基础性的规范和原则理解不深,解释不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辩论结果模棱两可,就不能“从根本上使青年学生真正懂得做人和做事的基本道理,不能在思想深处奠定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法制观,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念或信仰,我们就无法真正改变和指导他们的言行”,使他们能够应对复杂的世界形势,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

实践教学环节

思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培养和塑造,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而这些品质和素质的形成不只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完整灌输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思修课的课堂教学应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改变过去一只粉笔、一本书的模式.教师应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种授课方式综合应用,在制作的PPT课件中插入多种形式的画面、文字,在每一章节的讲解中适当运用网络视频、电视、电影片段的插入来增强讲课效果,教学内容更加深刻、透彻,每个同学对于人生哲理的感受有“理”有“据”,对人生的感悟更直接,更深入.

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

二者均忽视了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教师上课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