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区域基础教育均衡的

点赞:5570 浏览:199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育知识的建构运用、教育才能的发现增长和教育智慧的感悟积淀,其重要途径则是教师的自我研究.自我研究有叙事、传记、行动研究、反思等方式.教师进行自我研究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教师专业发展;自我研究;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7-0011-04

国内外区域基础教育均衡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010年5月和2011年6月,江苏省政府先后转发了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关于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这些文件的出台,充分说明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焦点.

一、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意义和现状

1.基本内涵

汪维民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之一.其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1].他从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和群体之间三方面来阐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层次:区域之间要解决省域、市域、县域、乡域及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的问题,学校之间要解决一个区域内部各个学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群体之间要解决社会不同群体接受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总之,要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从区域、学校和群体三个方面同时推进,根据不同的层面采取不同的政策.

2.意义和现状

几乎所有学者都指出,实现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体现了人权的平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是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重大,但现状却不容乐观.从教育资源供给角度看,出现了少数“重点中小学”和一大批“薄弱学校”;从社会教育需求角度看,当前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总是供不应求.我国的基础教育失衡,已经从一般性的教育现象上升为政策问题.政府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使公共教育资源在地区间、校际间平衡,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2].这表明,我国区域基础教育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

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校际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异;城乡之间,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群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教育失衡.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中的困境和推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所有的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怎么写作,是当前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政策

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教育、教育公平,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十年来,世界各国逐步实施和推进全民教育,一些发达国家从政策、学校、教师、办学条件等方面采取各项措施来进行教育改革,以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政策

进入到21世纪,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LeftBehind)的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中,布什总统勾画了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计划所涉及的改革都是历届政府教育视野中的焦点,但本届政府在加强联邦政府对教育的作用以及加大对教育改革计划资助力度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显示了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坚定决心,也清楚地表明了新世纪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从而实现中小学教育的整体优异[3].该计划把“消除差距、促进平等”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它要求提高每一个学生(包括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都应达到较高的学术标准.各州、各学区、各学校应树立起公正、平等的态度,从经济上、政策上、情感上扶持困难学生,发展学生的心智和培养学生的品格,严格制定和执行学校的学业标准,努力提高美国中小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水平.该政策包含的具体措施如,要求通过推行“阅读第一”计划和“早期阅读第一”计划提高学生的识字和阅读水平,通过双语计划提高学生的英语熟练水平,通过改进数学和科学的教学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等等这些都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2.日本“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政策

日本的基础教育发展扎实,教育投入一直居世界较高水平.据统计,日本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中等教育入学率达到99.5%,居世界第一.日本全面贯彻平等基础教育方针,保证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其推行教育公平的种种举措,造就了文化素质较高的日本国民.

提高教师质量正在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关注“指导力不足教师”的问题,在政府推动下,各地教育委员会纷纷建立了针对“指导力不足教师”的管理体制[4].为了培养优质的教师资源,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制度,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指导力不足教师”.对于不合格教师的问题,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努力将每名不合格教师转变为合格教师,二是让不合格教师下岗.这充分表现了日本政府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优质师资的决心,对于提升师资水平,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和校际间的教师差异很有效果.


3.美国、日本政策的启示

从美国、日本等国推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中可以看出,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应将重点放在政府、教师、资金等因素上,以便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师资质量,从而推动本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