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中学化学

点赞:21974 浏览:1033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关注新闻、关注社会生活是化学课堂师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利用好鲜活的新闻素材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还可以利用新闻材料编拟习题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化学;新闻;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31-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14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以事实说话,它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这也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对学生而言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时就从关注一段新闻、一则消息开始.但又绝不应止于此.化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运用化学视角对新闻素材加以分析,发掘这些新闻在化学教学中的“剩余价值”,或者说是它的本身就具有的“新闻价值”.

一、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新闻设疑激趣,创设情境

好的电影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恰当的新闻素材可以很好地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新闻可以设疑激趣,创设情境,一下子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迅速沉浸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

在进行“氨、铵盐”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入了以下新闻:近日北京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刺鼻的味道也弥漫到了附近的林校路上.消防员利用喷雾水稀释空气中的氨,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

在课堂实施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厂为什么使用液氨?液氨有什么用途?学生异口同声答是制冷剂.教师又问从什么现象说明液氨有制冷作用?一学生答,新闻里说液态氨瞬间挥发,水流结冰.教师追问,液氨为什么具有制冷作用?白色气柱怎么产生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初中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液态物质挥发成气态物质吸收热量,所以液氨可做制冷剂.由于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就像HCl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形成白雾一样,液氨瞬间挥发凝结了大量水蒸气形成小液滴产生汽柱.教师肯定学生分析,又问从新闻中我们推测液氨或氨气有哪些性质?学生答出有刺激性、易溶于水等性质,教师再问氨气的性质不止于此,请同学结合课本讨论氨气还有哪些性质?根据氨气的这些性质你觉得消防员对现场处置的方法有效吗?液氨泄漏之后你在现场如何自救或逃生?液氨除了做制冷剂,氨气还有哪些重要用途?氨气对人类农业生产、化肥工业如此重要,那么在工业上、实验室里如何制备?为防患于未然,对化工厂液氨管道如何检查是否有少量氨气溢出?如此通过系列问题串,学生再结合新闻素材深入探讨,对氨的性质、用途和制备等知识得到了充分了解.

二、引用新闻材料背景编拟化学习题,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新闻描述1】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公开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PM2.5以及臭氧等纳入监测范围.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可穿过肺泡进入血液).PM2.5粒径小,本身富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可以被血液和人体组织吸收,并伴有Pb、Cd、Cr、V、Ni、Mn、As等有毒元素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强致癌有机物,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延伸习题1】12月5日京津冀等9省市遭遇大雾笼罩,也就是今天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截止.PM2.5首次被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大雾天气可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

(2)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PM2.5已成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

B.PM2.5不是空气质量日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C.PM2.5污染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

D.PM2.5上吸附的Pb、Cd、Cr、V、Ni、Mn、As都不是主族元素

(3)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美丽的蓝色天空,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焚烧落叶和垃圾

C.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D.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4)大城市中的PM2.5微小颗粒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尤其是柴油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排出的2.5微米以下的颗粒还具有强烈的致癌物质.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两种气体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1)C(2)D(3)B(4)2CO+2NON2+CO2

【新闻描述2】中国每年逾2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近日公布破获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引来全国性舆论反响,华农食品科技学院教授王承明昨日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不可低估地沟油重返餐桌的全国规模及其造成后果的严重性.我国一年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可见情况的严重性.有专家说,每年逾200万吨地沟油返回餐桌,这还是比较保守的数字.

【延伸习题2】“地沟油”是从一些饭店、酒店的下水道里捞出来的残油剩渣、饭店的“泔水油”以及垃圾猪肉加工成“食用油”.制作过程:①捞去废油中的悬浮杂质;②加入双氧水进行漂白;③加入工业消泡剂(内含铅、砷等元素及苯环、杂环等化合物);④高温炼制;⑤包装成成品油出售到不法的火锅店、饭店、工厂和学校餐厅.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地沟油”外观与普通食用油一样,经过以上处理的“地沟油”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B.“地沟油”可用来作化工原料,如制作肥皂等产品

C.“地沟油”在加入消泡剂后,消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D.“地沟油”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含有较多微量元素

在新闻中学化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化学教师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参】 B

三、有关在新闻中学化学的教学建议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引用引述的新闻应以正面材料为主,突出化学中心学科对促进生产、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即便有些新闻材料确实突出了诸如化学灾害灾难、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等,教师在和学生讨论这些新闻素材时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强调社会公正和正义,树立社会责任感,利用化学知识趋利避害,改善周围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新闻材料有其时效性,一旦新闻变旧闻,学生对材料的新鲜感缺失,有时会影响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和认知程度.信息时代,各类新闻纷至沓来,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采集有效的新闻素材同步到教学中去,对提升化学教学的现代感、时代性,益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