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调查与

点赞:6191 浏览:196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1999年大学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随后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又给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造成更大影响.在社会转型和大学扩招两个因素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特点逐渐凸显,主要呈现出自卑、自负、盲从三个类型.本文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要帮助大学生摆脱负面的就业心态的影响,必须要第一,主动转换就业心态,破除自卑就业心态;第二,加强职业规划训练,转变自负就业心态;第三,健全职业性格评价,走出盲从就业心态.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心态;职业规划;就业观念

我国高校在20世纪末开始实施扩招政策,随后,全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开始增长,2010年,我国大学生在校人数更是达到了2500万人.[1]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给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压力.同时,随着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的深度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开始进入了深度转型期,社会就业环境进一步严峻.在大学扩招和社会转型两个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特点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广东省D市四所高校的2012届毕业大学生群体为调查样本,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解答这些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分析方法

“心态”(mentality)概念最初是在法国年鉴学派创立的“心态史学”中出现的.它表示心理的集体特征,某个民族、某个人类群体等特殊的思想和感觉方式.[2]从本质上讲,就业心态是即将择业的社会群体对未来职业选择所普遍持有的价值判断、情感倾向.[3]

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选取自D市的四所普通高校.所用问卷为笔者在访谈基础之上编写的《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和就业心态部分.在调查问卷中,笔者首先检测设即将毕业求职的大学生存在负面的就业心态,然后根据社会心态学对心态概念的界定,把这些检测设分为三类:一是自卑就业心态——求职时举止羞怯,反应木讷,害怕站出来表现自己,给面试人员留下此人话也不敢说,没有能力的负面印象;二是自负就业心态——求职时过于积极,哗众取宠,自命不凡,给面试人员留下此人能力超强,不能融入工作团队的印象;三是盲从就业心态——求职时四处出击,到处参加招聘会,投简历,没有自己的求职目标.[4]调查问卷围绕着这三个检测设设定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中的5点计分方法,分值越高则代表大学生就业心态方面遭遇到的问题越突出.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D市的四所普通高校2012届毕业生作为样本,发放了87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为518份,回收率为59.5%.其中有负面求职心态的调查问卷为398份,占有效问卷总量的76.8%.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负面心态的情况具有普遍性.

在收集到初始数据资料后,笔者采用应用非常广泛的统计软件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列联表(ContingencyTable)分析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列联表又称交互分类表,是指同时依据两个变量的值,将所研究的个案分类,然后比较各组的分布状况,以寻找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性别与就业心态

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自卑就业心态在D市女大学生中表现的比较明显(58.8%),自负就业心态在男大学生中表现的较为明显(62.5%),盲从就业心态的男大学生(35.0%)与女大学生(65.0%)在调查样本中所占比例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如表1所示).卡方统计量的检验进一步表明,性别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显著关系.此外,线性关联分析也再次证明性别与自卑、自负和盲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D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性别观念对他们的就业心态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生源地与就业心态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来自农村的D市大学生自卑就业心态(55.9%)与盲从就业心态(63.0%)相对于来自城市的D市大学生多一些,无论是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都有一定程度的自负就业心态,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则相对较少一些(46.9%)(如表2所示).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D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生源地对个人就业心态的影响已经在逐步弱化.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调查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学历与就业心态

通过对三类就业心态和学历的比较分析,笔者发现,D市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就业心态中表现的非常不同,本科及以下的大学生自卑与盲从心态多一些(63.2%),本科以上的大学生自负就业心态多一些(57.3%)(如表3所示).但是,在列联表分析中的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结论,三种就业心态与学历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联系.此外,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自卑、自负、盲从类型的就业心态与学历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这个发现一定程度上也再次印证了社会就业大环境的特征:即唯才是用,而不是学历至上.

(四)专业与就业心态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中发现,D市文科类专业的大学生的盲从就业心态(63.6%)远远多于理工科类的大学生(36.4%)(如表4所示).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理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大学生一般不想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通过对列联表分析中的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表明专业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显著联系.此外,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专业与三种类型的就业心态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所学专业对D市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影响很大,也一定程度要求高校开门办学,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

(五)家庭月收入与就业心态

通过对三类就业心态和家庭月收入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家庭月收入越高,自负就业心态就越强(73.8%),反之,自卑(56.8%)和盲从(60.0%)就业心态则表现的较为突出(如表5所示).对列联表分析中的卡方检验和似然比检验,支持这个发现,即就业心态与家庭月收入之间存在显著联系.但是,线性关联分析却不支持自卑、自负、盲从这三个类型的就业心态与家庭月收入之间的显著线性关系.这个发现说明了家庭的经济情况与D市大学生就业心态之间存在矛盾,但也再次印证了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D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心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