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革不合理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

点赞:5632 浏览:179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音乐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的问题

1.在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存在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有些教师认为它和“音乐审美”对立,不愿过多涉及;二是有一些教师为高考音乐生、音乐特长生选苗子,对这些学生进行大量的强化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基本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把学生在市、县音乐赛事中的名次、考级证书等当成教学目标.

如何改革不合理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音乐学科评估体系不科学,学分认定的标准不清.一是目前的音乐教育评价系统中,具体标准不清,上级主管部门往往将竞赛获奖作为衡量标准;学校衡量音乐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更是如此,以有多少音乐生升学、辅导学生竞赛获奖有多少、论文是否获奖、教师的基本功等为主要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对教学反应关注较少,导致很多音乐教师只顾选苗子,拔尖子,强化训练少数音乐人才,无暇顾及体音乐素质的提高.二是音乐学分如何认定,认定的标准是什么?音乐教师也说不清,教学中没有目标,无针对性.加之,不少学校对音乐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音乐课教学不闻不问,存在忽视音乐教学的现象.

二、当前教育评估体系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一切教育行为都是由教育评估体系所决定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单位,无论其领导与教师的主观意识如何,都无法摆脱教育评价对其教学行为的直接制约作用.当教师的音乐技术教学获得肯定,得到实惠(信任、荣誉、奖金、职称等),在课堂音乐教学无人过问的情况下,他一般不愿意为了备一节欣赏课去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学科综合,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原来早已熟悉的教学方式———“满堂灌”,更有甚者,一上课就给学生看VCD或整节课不停地唱歌给学生听,鼓励学生报考音乐学院等;这些教师中,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习惯了多讲,导致“满堂灌”;有的因不具备音乐教育的全面能力,上课就读教学参考书放音乐,还是“满堂灌”;有的则利用课堂来为自己的“家教”作招生宣传,展示自己的业绩,鼓励学生走艺术类高考的捷径等于是,学生就自然地“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了.


三、建议改革目前的评价体系

目前通行的评价体系,往往是向专业的方向引导,用专业音乐比赛的标准衡量,严重影响了群众性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其实,音乐技能只是感受音乐的手段,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一个学生唱不好、奏不准,但他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不一定就不丰富.音乐学科是以审美为主要特征,要培养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因此,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导向上、比赛项目及内容上,向推动群众性课外艺术活动的方向倾斜.

一是将现今通行的各种音乐赛事、艺术节等转化为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将更多的人推向“赛事”和“艺术节”.

二是举办音乐赛事,以教材内容为主,在中学音乐赛事中,加入“乐曲欣赏”这一比赛形式,以听为主,比谁准确、快速、数量多.

三是对教师的评价应突出音乐教学的艺术特点,辅导音乐生、论文获奖等是教师业绩的体现,但不是音乐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体音乐素质的提高上.

四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学管理的评价,应多关注音乐课的硬件投入:是否有专门教室;教学设施、用具是否齐备;学校的文娱活动是否丰富多彩;是否定期安排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是否把音乐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音乐课是否得到保证;音乐教师的工资待遇等.

五是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要能够促使他们自觉地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去参与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一是要确定和落实音乐学科学分认定办法,使师生了解学分认定应具备的条件和程序,用学分认定的原则来指导教学;二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把学分认定和学习阶段的分项评价结合起来,分项评价应包括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态度兴趣,情感体验,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努力程度等;三是认定的主体应多元化,应综合老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真实反映学习的情况;四是应该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既关注学业成绩,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把学分认定的过程变为激励学生学习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