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写作的“新思路”

点赞:33094 浏览:1551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有些人认为教育新闻很枯燥,觉得无非就是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或者是某个学校组织了哪些教育教学活动等等.在写稿子时,只要“五要素”齐备,再加上某位领导、某位校长的一段访谈实录,一条教育新闻就可以完成了.

然而,作为一名教育记者,每当面对一个个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教师时;每当面对一个个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时,我总会被他们的热情深深地吸引、感动.因此,主观上也会加倍用心,希望能够把稿子写得更新颖些、更生动些.在几年的采写过程中,我用鲜明的个性风格去经营每一篇稿件,用独道的视角展现每个教育活动的亮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新闻的可读性.在这里,写出个人的一点心得,希望给同仁们一些参考.

小题:同类型新闻要寻找亮点,个个击破

跑过教育的记者都知道,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重复性很大的工作.教育新闻亦是周而复始,不但每年都有相似的报道内容,例如三月份学雷锋、五月份母亲节、六月份儿童节、九月份教师节等等,而且每到一个教育日,各学校也都会组织一些雷同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就不能再做重复性工作了.而是要抓住每次主题活动的精神,写出各个学校的特色.

记得那是在2010年的“六一”前后,很多学校都在组织文艺汇演.然而,在写稿时,总不能将每篇报道写得如出一辙.“某学校于某日组织了庆六一演出,师生自娱自乐,表演了某某节目,整个礼堂气氛无比融洽等等.”这样的话,记者只要写好一篇稿子,然后把学校名字替换一下即可,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了.

在处理类似报道时,我的方法是寻找每个活动的亮点,以点带面.比如有一个学校在演出时是以教师的节目为主,学生的节目为辅,我就写了一篇题为《儿童节教师为学生献上精彩演出》的稿子;另一个学校则完全以学生的表演为主,我就用大量的文字描写了学生们在舞台上的一些细节,以及他们之前在台下自编自导的辛苦过程;还有一个学校在演出中加入了帮助贫困学生的内容,我就以此为由头,锁定了很多感人的镜头.

这样一来,原本重复性的新闻变得个个有特色,重点突出,不但宣传了各校的亮点,而且还使报纸整个版面丰富多彩.

小题:会议类新闻要拎出要点,深度挖掘

一提到会议新闻,很多记者都觉得头疼.殊不知,其实会议中往往蕴藏新闻的“金矿”,只要你静下心来认真倾听、仔细分析,宝贵的线索可能就在其中,写出的会议新闻也将不再平淡无趣.

一般,在会议中主办方会事先会为记者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比如会序、主要精神等.记者应在会议前大体了解一下会议的基本内容,而后圈出重点、要点,找出读者最关心的信息.

很多教育会议中,领导都会在发言稿之外特别强调一些内容.比如2010年齐市龙沙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主管教育的副区长在谈到加大教育投入这一问题时,在发言稿外特别列举了几年来龙沙区教育投入的具体数字.听到这里,我欣喜地意识到,题目、导语都可以从这些数字中引申出来.

会后,我以《3年投入1个亿龙沙区尊师重教来实的》为题,在导语中引用了副区长的那段话,从而引出会议内容.最后,又采访了当时该区教育局长,问明了下一步教育投入的方向.由此写出了一篇读者“一打眼”就想看的会议新闻.

小题:活动类新闻要抓住现场,生动活泼

如今,在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下,中小学校非常重视通过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写这类稿件时,我往往会以某几个学生的对话或动作的特写镜头为切入点,循序渐进逐步带出活动内容与主旨.这样写既体现了新闻的“新鲜性”,又增加了稿件的可读性.也可以这样说,活动类新闻不一定非要写活动本身,而是要捕捉其中的“花絮”新闻.

今年学雷锋活动日到来之际,有所学校组织学生到公园进行义务劳动.这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活动,如果直接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罗列起来,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普通的短消息.但我认为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稿就像是“鸡肋”,读者看过之后不会留下任何印象.因此,我就把学生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作为开头,首先引起读者的兴趣.

“我捡到了烟头、糖果包装,还有纸屑等等.”四年二班的王宇琪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一边还不停地把地上的垃圾装进自己带来的塑料带里等这样的一问一答,不仅现场感强,而且步步深入,引领读者从学生的视角了解整个活动过程.整篇文章显得很“轻松”,看上去并没有讲大道理,但意义就蕴含在其中.

小题:励志类新闻要多些阳光,入情入理

很多记者在写家贫志不贫的学生时,都愿意采用特写的手法,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这个孩子身世如何如何悲惨,经历如何如何坎坷,孩子是如何如何懂事.但在我理解,这样的孩子骨子里都很坚强,那些经历对他们来说虽是内心当中永远的痛,但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并不会深深地陷入到这种痛苦的泥沼之中.相反,他们大多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且学会了在外人看来的“苦”日子中寻找快乐、寻找希望.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写出他们阳光的一面,坚强的一面以及一个孩子应有的活泼和调皮.也就是说要将采访对象真实的一面反映给读者,从而给人以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不要把“励志”稿写成“悲情”稿,来赚取读者的同情和眼泪.

教育新闻写作的“新思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节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010年5月,我来到讷河市同义镇,采访了一个叫潘占文的初一学生.他的母亲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父亲也因一次意外瘫痪在床,哥哥难以承受生活压力远走他乡.就在这样的情况下,14岁的潘占文挺起了一个家.他一边要努力学习,一边还要照顾爸爸.

在写这篇稿件时,开头我并没有写他的这些经历,而是描写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潘占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拣起一个小树枝,调皮地逗耍路边大公鸡的画面.将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天真、爱玩的本性展现在读者眼前.

而后,从潘占文娴熟的炒菜、做饭的过程以及邻居的口中,写出他的聪明、懂事,简单几笔写出他的身世;从一张作息时间表中,反映出他的自立、孝顺;再从中午回到学校主动打扫教室、和同学一起踢毽子,表现出他的勤劳、友善;从下午上课的认真表情和老师的介绍中,刻画出他努力学习并在各方面的优异成绩.

整篇稿件很阳光、很轻松,但读后却让人心里觉得沉甸甸的.稿件刊发后,社会反响强烈,很多市民为小占文伸出了援手.这篇稿件获得了社里季度好新闻一等奖,而潘占文本人也在当年获得了讷河市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

新闻报道贵在“新思路”,教育新闻不仅要让读者体会到一种亲和力,更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教育新闻就不会再“乏味”,相反会是一种“品味”、一种“回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