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有效教学策略

点赞:22675 浏览:1051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出学生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心理的形成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简单总结了几点实现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对美术学科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 键 词:美术学科;有效教学;素质教育

与其他的智育学科相比,美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有效性不高的问题.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得很多学校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都无法发挥美术学科应当具有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来实现美术学科的有效教学呢?

一、进行有效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备课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一定要重视备课工作.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并根据教材内容认真撰写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其次,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美术学科除了要准备大量的文字资料,同时还要准备图片资料,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准备一些光碟视频资料.再次,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具.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把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如画笔、画本、黑板、颜料、模型等准备充分,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最后,教师要认真地备学生.关于这一点,很多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会经常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我们要想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对教学活动对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

二、进行有效的示范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很多教师谈到示范时总是一笔带过,这样就使得教师的示范作用大大减弱了.在课堂教学中,一幅好的范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正确地选择范画.关于范画,在我们的美术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在种类和数量上毕竟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预制品”供教学过程中来使用.这种预制品相较于教材中的范画,其直观性和针对性都会更加强烈.除此以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进行现场示范,并且可以一边示范一边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示范方式往往会取得更好的示范效果.

美术学科有效教学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美术学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只有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很多的教师就是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专心记笔记,呈现出一种灌输式教育的特点;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则是很简单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有想法也不敢说,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盲目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四、实施有效的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时候,评价方式的科学与否会对教学活动质量的好坏起到关键性作用.现如今,我们的美术教学在评价方式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很多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标准单一,在评价学生的绘画技能时,往往就会以学生的作品与范画类似的程度作为标准,越接近范画越容易拿到高分,在评价学生鉴赏能力的时候,也是整齐划一地让学生依照标准评语来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如果意见相左,就会被视为鉴赏能力不足.要知道,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本身主观性就很强,正如人们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哈姆雷特”,我们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不能像语数外那样一定要制定一套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单一刻板的评价机制会极大地抑制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评价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想办法采取策略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美术学科为突破点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早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