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训内容体系的构建

点赞:22537 浏览:972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基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要适应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根据金融学专业实训内容体系构建的校内教学与行业需求实际结合、立体化的原则,认为构建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训内容体系应从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模式和设计课程群实训项目,搭建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两个维度来实现,完成金融本科人才的专业操作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产业金融立体化实训内容

[作者简介]廖霄梅(1977-),女,甘肃天水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践.(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金融学本科人才立体化实训内容开发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4JGB186)和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JGB1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71-02

一、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训的意义

相比于其他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金融学更贴近产业的要求.对于主要怎么写作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学生而言,不仅要求其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且要求其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构建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强化实训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其实施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一)适应金融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金融理论从宏观的理论分析转向了市场化的研究,现代金融学越来越多地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行为进行研究,微观金融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因而在教学中应强调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通过不同实训课程群所形成的实训平台,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感,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金融业发展态势较快,同时伴随而来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些都迫使金融行业展开对人才的竞争.这些人才既包括高端的金融产品设计人才,也包括基层的金融产品和怎么写作人员.为此,迫切需要高校构建和实施能与就业岗位有效对接、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学专业实训,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金融管理人才.通过开设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实务工作情景,既训练了学生操作的基本技能,也加深了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与课堂理论教学的互补,还可弥补金融机构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彰显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窗口

全国已有一千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地方院校金融学本科专业在史、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层次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存在差距,其人才定位应该是“立足中上端的经营管理人才,兼顾少数高端精英人才,拓展中端和中下端的金融怎么写作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应用性,应用性就是要强化实训教学,通过完善教学体系内的实训项目的层次、结构、内容设计,彰显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二、金融学专业实训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训内容体系的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校内教学与行业需求实际结合原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一是随着经济形态产业的升级,规划的多个区域经济圈逐渐形成了自己区域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二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金融学本科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其具备较强的金融专业核心能力,而且要系统掌握产业投融资的知识和技能,熟悉产业运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地方本科院校要构建适合学校定位、彰显产业金融特色的本科人才实训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校内实训与金融行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未来充满变化的经济环境,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立体化原则

金融行业分布主要是银行业、基金和证券业、保险业,因此在设计金融学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时,可以分为银行实训模块、证券实训模块和保险实训模块.对于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可以将相关的课程整合起来,做到“能力分层,课程分群”,构建一套以产业金融为特色的,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训内容体系,促进各个实训环节的对接和协作,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该体系融合“一个理念”(创新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并重)、“二个训练阶段”(课程实验和课程群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校外实践)、“三个能力提升”(业务操作能力、金融分析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四个设计维度”(认知与操作、分析与判断、风险与检测、协调与管控)、“五个保障措施”(设计开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专责实践教学指导队伍、以实践化的理念指导教学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的构建原则(如图1所示).

三、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训内容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能力分层,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模式

以经济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地方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角、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应用人才”为思路,不断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的开设进展和相应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顺序和实训学时,形成“课程实验―课程群实训―金融学专业综合实训―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四个层次的实训体系.前两年着重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主要目的是为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学习打好理论、方法及技术基础.因此,学科基础课的实训主要凸显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相关实验软件和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目前这类实训课程主要是“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等.后两年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和专业工作能力.专业课的实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能的训练,教会学生金融业务处理、投资分析、投资理财咨询和综合管理能力,主要在应用性、实务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个人理财学”等课程开设实训环节(如图2所示).

(二)课程分群,搭建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

课程分群是指将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又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课程编排到一起,构成一个“群”,系统地进行设计项目实训.如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需具备宏观经济综合分析能力,可将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整合为理论金融经济学课程群,基于课程群设计开发实训项目――金融与经济环境分析.针对资本运作能力的要求,可将开设的“金融实务课程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整合为产业金融课程群,来建立金融模拟试验和金融市场投融资分析与决策实训项目.基于课程群实训项目,将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夯实学生的银行业务操作与经营管理能力、公司财务分析能力、投资项目评价能力、金融风险分析与防控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又可以拓展学生适应产业金融投资业务发展与创新的能力、管理沟通与协调能力等.在课程群实训项目的基础之上,可以搭建以产业投融资为特色的金融学专业综合实训――产业投融资综合能力实训.该实训包括筹资决策平台、投资决策平台、直接融资平台、中小企业产业金融平台.

[参考文献]

[1]廖霄梅,甘平.基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地方本科院校金融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建设[J].教育探索,2010(11).

[2]杨伶.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