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点赞:20596 浏览:932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至今十年了,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只有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让我们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尽善尽美.本论文介绍了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对每个误区加以分析,并为走出误区指明了方向.

【关 键 词】小学数学;课堂;反思

一、“情境”是课堂的包装吗

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位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在《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森林场景图,然后师生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

师:同学们,在青青草原上,住着一些可爱的图形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平行四边形等等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为什么要从青青草原上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样莫名其妙呈现出来的图形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学生短暂注意之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毫无裨益的.于是,老师们会反思: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必须达到以下三个目标,即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供问题研究的智力背景.鉴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避免走入“形式化”的误区,创设情境时必须考虑对学生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以切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呈现课堂,便能达到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情境效果.

二、“生活化”是数学课唯一的底色吗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可见,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数学的价值.

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课堂内容要生活化.新教材能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每一个新授知识都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设计了参考的教学情境图,老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一种适合自己教学的模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

2.思维训练要生活化.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

三、“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障碍吗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出现的情况.生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预设下产生的现象,另一类是不曾预设到的现象.要明确的是一切生成都是合情的,作为老师要辩证地对待、适时地调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执行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的思维的火花,灵活组织教学进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

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那么,“现场生成”真的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如何看待生成?有关教育专家有过这样精彩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学生在课堂上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但是,这些精彩真实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这说明,当课堂真正还归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