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制度改革应符合公平的制度

点赞:18601 浏览:824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然而,年初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显示,农村教师的职称晋升难度普遍大于城市,以小学高级职称为例,村屯小学“小教高级”的比例比县城小学低14.37%,村屯教师职称晋升花费的时间最多.

与教师待遇、名誉、地位密切相关的职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和教师群体的现实利益与价值诉求.但对很多农村教师来说,职称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这项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地位的制度还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有悖公平发展的制度.

许多地方对职称实行“名额配给制”,即一所学校的初、中、高级职称的人数是精确划分的,其比例是以单位职称人数为基础的.这样一来,学校习惯的做法就是以人员的资历、工作年限为核心,在“按资排辈”的惯例下,教师要么“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要么自轻自艾,闷闷不乐,甚至还有些校长以人际亲疏为标准,或将职称评审当成“权钱交易”.身处如此逼仄的环境,无论新老教师,都可能会变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制度本身不是目的,但好的制度会成为一种良性职业生态和坚实职业的保障.制度的优化当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和经济利益掣肘,重新考量职称评审标准,取消“名额配给制”,实施具备条件“自然晋升”的评聘制度.既然是专业技术标准,是否应立足于建立一个城乡教师都认可的标准,这标准不仅仅要有结果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更要避免以城市教师为中心.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中,应摆脱唯结果论、唯成绩论的数字化考核,更凸显人性化的过程测量,要考虑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比如,是否可以考虑给在乡村从教多年的教师适当增加权重.

在实行职称“自然晋升制”的同时,应正视城乡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上的天然差异及城乡教师专业水平的客观差距,给农村教师同等的甚至是更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以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准.应启动农村教师的专项培训计划,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多平台,在教育科研、教学比武、荣誉奖励等诸多机会中让广大教师看到希望.毕竟职称是与收入挂钩的.当上升渠道被彻底打通、板结的城乡地域格局被彻底摒弃、人人的价值预期都可以充分兑现之时,也许就是迈出困局的第一步.

另外,要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务之急是解决好乡村学校教师配备的问题.农村学校的老师往往身兼数科,甚至得全科教学.学科教师配备不全,势必造成乡村教师长时间、高强度的跨学科教学,怎么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在教学专业领域内有更好的发展呢?

教师职制度改革应符合公平的制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教师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总之,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制度公平入手,改革现行教师职称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专业发展制度和教师薪酬体系,让更多农村教师看到希望.


作者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白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