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点赞:26378 浏览:1205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美育是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进行美育的渗透,使师生双方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心理上产生共鸣,情感上得到沟通,从而在和谐的美感中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关 键 词:美育教育;语文教学;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17-01

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由爱美而动情、由动情而晓理、由晓理而实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各种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呢?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讲的“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体现了无声之教主.一张名人画像会砥砺学生的志向,一句哲理名言能使学生敛容沉思,美丽的风景画可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都能起精神、品德、情操上的陶冶和感染作用.而作为含有丰富情感、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更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是极其深远的.同时,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使审美情趣得到了潜移转化有培养.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美.如《海底世界》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神秘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给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过渡句,并围绕着过渡句展开讨论.由此,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接着,我让学生欣赏课文录像,并配上我的解说.学生欣赏之后,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且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此时,我抓住机会,趁热打铁,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听后非常踊跃.有的说:“海底世界真是景色奇异啊!”有的说:“海底世界那么优美,我真想去看看.”有的说:“我想当位科学家,去研究海底世界更神秘的东西.”等最后,我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和谐的音乐声中,美美的读书,读出自己的感受.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发掘心灵美,进行品德教育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灵美,有了心灵美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语言方式,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熏陶和教育.例如,在教《游子吟》这首诗歌时,我抓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进行讲授:当游子看到妈妈为他出远门而一针一线地缝衣服时,他想:妈妈啊,你就像春天的阳光,为小草儿带来温暖,像小草儿一样的我,怎样能报答你像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恩情呢!这就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思想感情,也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从而教育学生平常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爸爸妈妈多做点家务,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

四、利用插图感受形象美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首先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课文,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经由想象,直接浮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尚不发达,加之表象储存贫乏,有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呈现形象,唤起美感.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插图,把文字内容诉诸于视觉的画面,图画比文字更容易产生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地产生意象整体,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之目的.

五、通过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识字教学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文字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文字美的陶冶,还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口来表现文字美,用自己的笔来模仿文字美和创造美文字美,这是美育过程的归宿,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美育的角度来讲,学生说话的过程,应该是再现文字美的过程.学生再现文字美的要求,则来源于对文字的感知美和鉴赏美的体验.因此,这个实践不是枯燥乏味地认读生字,强记字形,而是令学生倾心、愉悦的趣味活动.如教学了《鹅》这首古诗,就让学生自己配乐读,看图读,画画读等,这就是让学生用口头表现文字美的极好形式.又如教师在教“远方”这个词中生字时,指导启发学生造一句句子,有学生这样造“远方的小树穿起了碧绿的衣裳.”多美的句子.

美育是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进行美育的渗透,使师生双方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心理上产生共鸣,情感上得到沟通,从而在和谐的美感中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