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

点赞:26057 浏览:11981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环境保护问题很多都与化学有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在课堂渗透环保知识、在实验中加深环保意识、在检测期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三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

【关 键 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课堂教育,化学实践,课题调研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最近长沙、南京等我国中南部城市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又给我们狠敲了一记警钟.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治理法制比较匮乏,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也比较淡薄,我国环境保护问题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因此对全民,尤其是对承担人类发展未来重担的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十分必要,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育方面,我认为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课堂作为面向青少年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随着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不断成熟和科学知识逐渐增多,其对环境问题有了追根求源的.而化学这门学科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可以很好地解释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在化学教学中加入一些环境问题中的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本质和树立环保意识,其意思非常重大.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的初中化学课程中“环境教育”含量较少,“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蕴藏在化学基础知识中.因此,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作为化学教师平时应当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教学更为生动活泼,更加紧密联系实际.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在讲授具体知识时附带教一些环境污染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从而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如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碳、煤、石油等内容时,应该向学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并以现实例子说明“温室效应”的危害,如用煤电厂冒黑烟的烟囱的视频,指出黑烟中主要是烟尘、CO2、SO2和CO及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速度加快,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害虫、老鼠的过度繁殖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抓住时机把环保教育穿插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保意识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结合实验教学,加深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十分密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更直观,更现实,更生动,其效果更显著.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结合起来,,研讨实际生活中的保护环境的措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经常要向学生介绍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这时附带讲授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可以使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预防方法.如硝酸见光易分解并产生二氧化氮,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防止污染空气.再如溴水要现配现用,液溴贮藏时水加封页面和用蜡封存瓶口,防止溴蒸汽逸散污染环境.

在实验操作中,要求学生在制取化学物质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掌握污染物回收知识.如铜和热硫酸反应.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存在,能得到明显的结果即可.如用硫化亚铁和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未排出的气体要用碱液吸收.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统一处理,一定要指定处倾倒或回收,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在制取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放,尽量避免有毒气体和液体泄露乱淌.如制取二氧化硫、硫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加强对其尾气的处理,可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这样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既传授了化学物质回收和废弃物处理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污染物回收处理和环境治理知识.

总之,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言传身教,引导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实施检测期课题调研,提高环保意识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检测期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检测期里,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既可以补充课堂上教学因时间限制而造成的不足,又使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寒暑检测前,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去教学,参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地,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以及尚有哪些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检测期开动脑筋,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课题方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社会行动.通过自己的研究,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1)确立课题研究内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时,着手从身边细小的方面考虑,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选取一些紧贴日常生活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像“贵港水泥厂的污染物处理问题研究”“东湖水质检验与分析”、“关于‘凤凰街’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调查”等等.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同学们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就着手制订研究的计划,准备研究的材料,依靠小组分工合作的精神,拟订了工作方案,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把从专著、教科书、科普读物、报纸、期刊、年鉴等方面找到的环保资料进行分析,制定社会调查问卷.

(3)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有了充分的研究计划和准备之后,同学们就深入学校、家庭、车站、菜场、社区等,发放调查表,收集反馈的信息,然后再进行实地测量,采集标本,调查取样,采访群众,倾听呼声,充分收集研究材料.

(4)汇总课题研究结论.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就把所有的信息汇总起来,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东湖水质检验与分析”课题组的同学们通过估算,发现东湖水质在已经存在严重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污染问题,在枯水季可能会爆发蓝藻问题.由此研究认为必须采取新方法或高科技切实加以解决,如采用控制周边污水排放或生物降解措施.为此,课题组还给环保局的决策人寄了一封信,表明他们对“水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问题的担忧,并请教环保专家有关解决“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问题”的更好方法.通过调查与监测郁江河水水质,同学们发现河水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而且河水受污染程度相当严重.为此课题组还向有关部门呼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河水污染问题,并以全校广大师生的名义向郁江沿岸居民发出保护郁江的倡议.

实践证明,通过深入浅出的课堂环保教育,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和可触、可闻、可见的课题研究,使得同学们学习了化学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深刻领会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对部分有潜力并自愿将来从事环保事业的学生,创造了环保初步认知条件,使得他们将知识、实践和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培育了献身环保工作的意识,有助于鼓励并引导他们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