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点赞:4856 浏览:175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宽松的学习氛围、丰富的学习材料、自由结伴、共享交流等这些,证明区域活动是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好途径,是幼儿园当前教育纲要精神与理念的具体体现.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关 键 词】区域活动;自主性;规则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26-01

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延伸活动,一起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动手,交往更好发展个性的机会.

通过几年开设活动区的实践,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与研讨.

一、结合幼儿园自身特点,创设活动区

常常听到教师说:“我们的活动室这么小,孩子这么多,设那些区合适?”“怎样解决活动空间的问题?”在此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活动区中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定位.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提供有发展价值的环境,适当、适时的提供幼儿发展机会和条件来实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改变活动区形式上的固定单一化.活动区得空间间隔,不再都是用柜子将每个区,局限在某一空间或固定在某一位置上,而是采取了灵活机动的办法分割教师的空间,每班根据具体活动至少有三个固定的区域:如小班设置了:结构区、积木区、娃娃家等.在中班设置了小制作区、图书区、生活劳动区等.在大班设置了:科学活动区、美工区、火红小超市等等.由于每个区域的活动空间和人数有限,当这些区域的标识已全被幼儿领走,分别进入各自所选的区域后,没有得到固定区域活动标识的幼儿可待特制的自由角色标识,随时可以用教师准备好的小垫子往地上一铺,就自成一区或三五人,开始活动.将活动去活动的内容与整个幼儿园教育有机融合,相互补充.使教师创设的固定的、灵活的区域都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二、我们要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题的观念

“幼儿是活动的主题”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强调幼儿是在与同伴及环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展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给孩子以自我发展的机会.确实,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环境有种好奇、探索,有一种主动了解的,而教育就应该要保护孩子的这种“主动”.以往,在教学中我们比较习惯于教师先示范,幼儿被动模仿,教师灌输,幼儿被动接受,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在我们进行的区域活动中也留下了点滴的痕迹,表现在幼儿必须按教师的意志进行活动.比如,有时在区域活动中由于人数的限制,几个不愿意看图书的孩子或是调皮的孩子,为了照顾整体,被安排必须要看书,因为别的区幼儿已经满了,规定孩子要坚守岗位等,以教师的意志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还有时,为了让活动室里的环境更好一些,就让几个画得好的幼儿或是手工好的幼儿在美工区完成我们的任务,尽管有的幼儿并不愿意.如果这样区域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主题性能体现吗?肯定不行.因此,要使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交流、自主活动,必须具备幼儿是活动主体的理念.教师要学会与幼儿相处,在活动中要给与幼儿积极的期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环境的创造者,材料的提供者与活动的支持着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客观合理地组织评价才能帮助孩子制动探索,发现世界,主动改变自己的方式,超有现状,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在区域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起适宜有效的规则,并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

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同时也是教师所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而,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应该是由教师和幼儿来共同完成,偏废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如,有些区域因人数较多,而发生了幼儿争抢玩具、学具现象;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无故中途退出而导致活动无法继续进行等诸如此类情况,教师便可以及时组织幼儿就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将会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共同商讨相应的活动规则.如有一次,我们在游戏区域投放了一个磁铁的钓鱼玩具,由于是新玩具,幼儿一到区域活动时间就争着往科学区跑.可是几个钓鱼玩具怎能满足全体幼儿参与的愿望呢?拿到的喜气洋洋,拿不到的则垂头丧气;胆大的与之争抢,胆小的细语相求.本应是安静的区域一下子热闹无比,区域活动也就无法正常开展了.怎么办呢?望着幼儿求救的目光,我把他们都召集在了一起.“大家都很喜欢钓鱼吧?”小朋友都用劲地点点头,“可是你们这样抢来抢去的,大家都玩不成呀!而且这样,玩具也很容易坏掉,坏了就没得玩了.”小朋友们都低下了头,“那怎么办呢?”“不能抢!”“大家一起玩.”“那怎么一起玩呢?”看到小朋友已初步达成共识,我又抛出了问题.“我们轮流玩吧.”“嗯,一人讲一次.”“没轮到的坐在位子上等.”“一个人不能用很久,要不别人就不能用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一下子,活动规则就出来了,大家又开开心心地玩了.采用这种方法制订的区域活动规则,由于是幼儿亲自参与制订的,又是他们活动的需要,因而,幼儿都较能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

但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要求幼儿在活动是务必要遵守的,对于这类规则,我们一般在活动前就明确提出来.例如,玩水区是幼儿最爱玩的一个区,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3岁的幼儿来说,玩过后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个满头满脸的水,一片湿漉漉的地等也许幼儿玩得很尽兴,但身体却受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要向幼儿说明活动要求:玩水时不将水泼到别人身上,尽量不弄湿地板等

活动规则,是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的区域活动是在动态是进行的,因而幼儿在活动中还常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而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准则加以规范.所以,区域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的.

四、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要丰富得当,富有层次

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如:把一些泡沫、碎布、树叶、空瓶、纸盒等废旧材料,投放到操作区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被制作成娃娃、汽车、螃蟹等他们所喜爱的玩具.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会从中体会到成功和快乐.当然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并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既考虑到“吃不了”的幼儿,还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如为了有助于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我在设置“使用剪刀”的内容时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分成①剪桔子皮②剪长条形纸③剪图形三个层次,呈逐步递进,并按难易程度分装在三个小筐内投放,同时在最简单的小筐上贴上一个红苹果,表示这是最简单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苹果,这样改变了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使教师对哪个幼儿达到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如在指导策略上,对较内向、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而对较自信、能力强的孩子则告诉他“我相信你自己会想出办法来的”,这样就能更大地发挥区域游戏活动的应有价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区域活动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幼儿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