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舞蹈的地域特征

点赞:4584 浏览:1686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对苗族舞蹈的地域特征(山地特征、服饰特征、巫教特征)进行探讨,旨在对苗族舞蹈地域环境做进一步了解,为深入地探讨和研

究苗族舞蹈文化做理论准备.

关 键 词苗族环境舞蹈地域环境与艺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作为形体艺术的舞蹈更是与生活、工作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与地的关系中,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生理特点和特征产生影响,不同环境下的民族生产方式有别,甚或习俗差异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环境对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具有引导功能.一个民族的发展跟他所属的地域环境有着重要联系,大多数苗族人民生活在四面环山,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西南地区,以农耕为主.因此这里的苗族舞蹈则充分地表现出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特点,这种特点源于耸立的山地和起伏的丘陵地形,这样的地形体现出明显的阻碍与封闭.其舞蹈体现了陆地山岳混合经济文化之特征,舞蹈其民族性,典型性强.

苗族舞蹈的地域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苗族舞蹈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苗族文化背景

苗族历史悠久,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贵州的苗族共360多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为集中.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相传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古族名)部落.

史称“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有苗族的先民,是苗族人尊奉"蚩尤”为自己的祖先.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部落之间的战争导致了苗族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地处于迁徒状态之中.迁徒方向,先由东向西,其次由北而南,至于小范围内的局部移动则是多向性的穿插.

苗民每搬一地,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二年,就这样在群山中辗转,像流沙般地慢慢渗透到贵州全省的大部地区,“苗”这个族称只是一个统称,各地苗民有许多自称,如“牡”“蒙”“毛”“果雄”“带叟”等.根据苗族人民各自居住的地区与服饰的不同,各个苗族的称呼也不同,以居住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为列,雷山县的西江苗族因过去穿长袍,包头巾头帕,颜色都是黑色的,故称“黑苗”,也称“长裙苗”,而同样是在雷山县,在大塘乡和榕江两汪、空申及丹寨县排调乡等地却因为女子着短裙而称之为“短裙苗”,在丹寨县雅灰、排路,榕江县兴华、定威、平永等地因为地势多为高坡,


居住在这里的苗族被称为“高坡苗”,这里的苗族服饰衣领部位为白色,因此也称“白领苗”.榕江车江这个地区的苗族则成为“车江苗”等.

苗族人民历代生活于大山之中,以农耕为主,在这里,环境赋予了苗族人民朴实、豪放的民族特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拓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在复杂的历史、地理环境中,苗族的先民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

二、苗族舞蹈分类及基本形态

苗族人民自迁徙以来大多都生活在群山环绕的村寨中,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苗族文化属“既耕且游”,这样的生活环境使苗族人民急需互帮互助,最终形成了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

在人与地的关系中,自然环境对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生理特点和特征都会产生影响,苗族人要生活在西南地区,以农耕为主,因为地理环境影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封闭性和排他性,源于耸立的山地和起伏的丘陵,由此形成了阻碍与封闭,经济文化交流困难,所以苗族舞蹈形式体现了陆地山岳混合经济文化之特征.其舞蹈体现出典型的民族性,宗教性.

苗族舞蹈因地域特征与生活劳动影响,其形态丰富多样,舞蹈动作来源多以劳作内容为主.舞蹈分为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等,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芦笙舞.芦笙舞大多是男子手持芦笙吹奏舞蹈(也有一些特别的舞蹈形式需要女子同时吹奏舞蹈),舞蹈动作来源是因为这里的人民长期需要爬山越岭从事农耕活动,舞蹈中动作表现以爬坡上坎时的动态为主要原型,脚下踩踢跟随芦笙节奏舞动.

(一)芦笙舞(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其中尤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为了解决捕获鸟兽的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关于芦笙舞活动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4]大致意思是每到月临时,男子都会吹芦笙,而女子则手持振铃合唱,一起舞蹈.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糜一时了.

过去,芦笙舞除在举行祭祀活动时跳之外,举行婚礼,丧葬仪式或新屋落成时也跳.后来,每逢年节、欢庆丰收和男女青年进行传统社交活动时都跳.它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性质,在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可大致分为:自娱性、习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礼仪性的五种.

(1)自娱性芦笙舞——最为普及,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故参加人数甚众,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有的地方还有高达丈余的特大号芦笙和各种长短不一的芒筒(一种用大竹筒制造的低音簧管乐器)在旁伴奏.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动作随领舞者吹奏的曲调而变化.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这一类芦笙舞因为不受场地和人数限制,大多随性而舞,其主要类型有,芦笙群舞,芦笙排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