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点赞:5320 浏览:141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人,不仅应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是要求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素养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分析和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利用信息的能力──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创造信息素养环境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电子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例如在讲“计算机病毒”一节内容时,不能泛泛而谈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种类,而应把病毒发作时所表现出的特征对学生有所展示,这当然可以通过找一些图像资料或做课件展示病毒发作时的情景及其危害,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感性认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如使用软件和Inter资源来备课,自己能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根据教学需要应用于教学任务.二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

利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采用主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教学过程结构关系要素的转换:老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探究者;教材由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资源之一;电脑媒体变展示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采用主题教学,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创造一个互动的交流环境,使学生初步树立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际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环节进行:其一,确定主题:确立本节课要完成的实际内容,展示实际完成的作品,让学生从整体上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创作或创造的.其二,提出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本节课学习的中心内容,考虑用什么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优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其三,分析问题: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问题,作一下简单或详细的流程演示,让学生对解决的步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四,自主探索:解决的思路清晰后,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己去探讨、处理问题.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或步骤.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信息活学活用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根据问题的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算法,如何评价与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工具的掌握更为重要.在信息活学活用能力的培养中,与具体机器、软件操作能力相比较,应更注重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的机会,结合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对课堂进行延伸,让学生创造并创新出好的作品.其一,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让学生自己交流,亦可推选出好的作品展示.其二,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其三,学以致用,提倡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其四,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课,二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活用、实践.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渗透、相互整合,使得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地和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即以信息技术方法,例如使用多媒体,使用因特网学习其他课程的有关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充实、完善或补充信息技术课程的不足,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全面、更具体、更生动.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其他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如此,它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信息技术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有些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操作机器和使用软件,这是一种错觉,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应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去选择,去完成一定的操作.操作技能只有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才发挥作用.

第二,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当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问题,需要用计算机、需要一定的软件,这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不能以工具的操作代替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三,完成任务与驱动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中应采取主题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实现信息科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看到任务的完成,还要看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任务驱动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去探索、去发现有关的信息科学的知识,任务驱动中,既要完成任务,更要通过完成任务驱动知识的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不是以某种技能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还需要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