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史教学方法刍议

点赞:15557 浏览:695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外语教育水平不断进步和提高,包括师资力量的壮大、教材的改进、教学内容日趋完善,但大中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外语教育史的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方法亟需改进.如何更好地提高外语教育史这门课的教学水平,优化它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深入探讨.要想做一名优秀教师,要从专业化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来提高自己.

关 键 词:外语专业;外语教育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52-03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我国外语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尤其是英语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我国国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更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大环境的作用下,我国英语教育的水平一直在不断进步和提高,无论是师资力量、教材还是教学方法都在不断完善.而外语教育史作为大中专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因其理论性过强,实践性偏弱的特点,使外语教育史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外语教育史这门课的教学水平,优化它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教师共同去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岗位对学生外语教育史课堂效果的细心观察研究,结合工作经验,针对外语教育史这门课提出一些有关教学方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要更好地完成外语教育史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当把教学做得更专业、更丰富,更前沿,并且要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教师行业的专业性,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结构上,学界目前普遍接受的教师专业结构的划分包括专业化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在这里本人重点阐述外语教育史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2].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自己授课的专业水平.

一、专业化理念

教师专业理念化问题涉及教师教育的目标,在教师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外语教育史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让教学专业化,从而帮助学生把基础夯得更实.

首先,教师自身不能因为所指定的教材是汉语的而不是外语,就把这门课看成是与外语专业无关的课程.在教学中一些教师难免会认为讲课就是讲教材上的内容,只是照本宣科读给学生即可,教师对课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生进而就会不重视这门课程,将外语教育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务必要提高外语教育史的教学质量,并对这门课有足够的研究和重视,将它与外语专业联系在一起.在开课之初,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外语教学的研究认清当前外语教学的形势,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形势,让自己的外语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


其次,在当今社会,职业往往是与手工和技能相连,是一个泛泛的概念;而专业则多与智力和艺术相连.教师不单单要把外语教育史这门课职业化,更要将其专业化.而所谓的专业化,就是以合理的知识作为基础,传授专门的能力,使职业转变成专业,适应各种不同形势.当然,外语教育史的专业化理念,是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并努力践行,这与教师的自我完善是紧密相连.所以,教师授课过程中应从专业角度给学生阐明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并告知学生学习外语教育史,尤其是中国的外语教育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21世纪外语教育的发展模式,从而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今天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学生外语水平考试形成的过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当前形式各异的外语水平考试.

二、知识结构

JackC.Richards和DidNunan在《第二语言教师教育》一书中将知识结构概括为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推理技能和决策、情景知识六大要素[3].这是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外语教育史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这门课本身的内容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必须要想办法、找办法.也就是说要讲好这门课,教师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丰富知识,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发挥空间.此外,教师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自己.

第一方面是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也就是要有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授课方法.教师要清楚外语教育史这门课绝不是仅限于照本宣科地“教”,还要结合着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时代背景与学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外语教育史教师的授课方法必须要灵活多样,按照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比如在介绍民国时期的高等外语专业教育时,就可以通过和学生讨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校史来理解今天的文理分科以及学分制.

外语教育史教学方法刍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师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第二方面是教学技能和沟通技能,这也是当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技能,这两项技能水平高低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针对大中专院校学生年龄小,底子弱,自控力差等特点,外语教育史的教师如果还是像老夫子一样有板有眼地授课,只能让原本理论性就极强的外语教育史变得更枯燥、更乏味.所以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技能,另辟蹊径寻找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4].例如,将板书设计改变成文字为辅,图形和其他教具为主的形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对学生的考核更加的具体化、数量化、透明化,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师的沟通技能应该体现在敞开心扉悦纳学生,为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和让学生学会对话等几个方面.如果我们教师很好地设计课堂,利用自身的沟通技能在课堂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外语教育史是一门理论性强,实用性较弱的课程,但是并非所有的理论都需要课堂教师亲力亲为地为学生讲解,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将一些容易理解的章节分配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往往能有意外地惊喜.有时学生自己还会设计一些情景剧把课本的内容表演出来,能为其他小组起到表率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三方面是学科专业知识,也就是要对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发展史有全面地认识,对不同时代外语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上,结合新的内容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将信息传给学生,学生不经思考就接受这些信息,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是放弃对这门课的学习.反之,如果教师通过多样的对话方式和沟通方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刺激学生反省思考,就能很快地帮助学生建构出我国百余年的外语教育史的知识框架.三、能力结构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包括:基础能力、职业能力、自我完善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下面我将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5].

1.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包括智慧能力和表达能力.简单地说,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外语教育史教师,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智慧.作为当代教师,这种智慧不单单体现在专业上,更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能够将一门看似枯燥无味的课程讲得生动活泼,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就是教师在授课时个人智慧的体现.其次是表达能力,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和理念的传达,几乎都是由语言表达来实现的,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就是这个道理.

2.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6].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顺利而有效地履行职责,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综合发展,保证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除了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优美的仪表风度以外,还必须具有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工作本领,即教育能力.教育能力影响着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诸如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师生关系,心理气氛等的组织和驾驭,它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角色所拥有的一种具有育人功能的专业能力或专门能力.在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中,在解决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问题的同时,必须把教育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而不能离开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去空谈教育能力的培养.这一认识是当前师资培训和师范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水平的关键和核心.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班级管理主要体现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它直接影响到每一堂课的成败,好的课堂组织将会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游刃有余地组织学生,收放自如地控制课堂,使孩子们能轻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首先要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其次要用生动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快乐地组织课堂.再次就是要多加强除本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全面的教学技能更能有效地组织课堂.要想有效有趣地组织课堂,教师必须是一个多面手.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以上几方面能力的训练,不断进行经验总结,不断创新,提高我们的班级管理能力进而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3.自我完善能力

埃里克森将“自我完善”定义为:只有这种以某种方式关心事物和人们的人,才能使自己顺应形影相随的胜利和失望,顺应其他食物的创造者,或者说顺应各种产品和思想的创造者,只有在这种人身上,人方能日趋成熟.细化到教师身上,就是要求教师应该要积极地进行自我完善,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个人职业能力会随着教龄的增加而不断进步和提高,教师的成长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就知识结构而言的,自我完善是必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当代大学生,而且学的又是师范专业,他们有的精于读写,有的是电脑高手,总之都是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果想在他们面前将“外语教育史”讲好、讲精彩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作为这门课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即使不能处处精通也要都略知一二,只有这样才能不落伍于学生.自我完善也是一种自我审视,只有坚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才能让我们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进而提高我们个人的自我发展水平.

4.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作为教师,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给学生教知识,而自身却很难有机会去进行集体的学习,故自学能力非常重要.我们教学的目标中有一条是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自学能力如何,笔者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能拿出多长的时间自学,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自学有5个要素:知识分解、知识整合、毅力、周密的计划和学习技巧.这些年来,社会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社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作为大中专院校的外语教育史教师,也应该积极自我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授课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自己最睿智、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总体来说,作为当代大中专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外语教育史教师,无论是专业化理念、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方面,都要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将外语教育史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做出色、做出成绩,就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提高自己,将外语教育史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做得更上一层楼.当然,以上的内容仅仅是本人在教学中获得的心得体验,相信这些体会在将来工作和学习中会不断完善和提高,会将外语教育史这门课讲得更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