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

点赞:33631 浏览:15687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大多数对子女过于宠爱、迁就,这就导致了独生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而且相对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甚至常常出现偏差行为.针对独生子女表现出的不同心理和行为问题,社会工作者采用最多的介入模式是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和联合家庭治疗法,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关 键 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社会工作介入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82-02

一、引入案例

案例一:2009年7月,新浪网有这样一则报道,记者有次打出租车要去河南省某重点中学采访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途中,记者和出租车司机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司机便哽咽起来,在记者的追问下,司机说他想起了他的儿子,他说他的儿子也在记者要去的这所中学读书,去年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高中,记者这就不明白了,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司机说道:“我们家并不富裕,我和我爱人尽一切能力给孩子好日子过.我们宁可吃得很差,只要对孩子身体好,不影响他学习,我们就只有他一个,不对他好对谁好呢,我们常常给孩子写他最爱吃的鸡腿,有一天我生病了,我爱人看我比较虚弱,每天还要工作,就把鸡腿拿到我的面前说,‘你吃这个吧,补充一下营养.’”说到这,司机低下头,仿佛在抑制自己的情绪,他平静了一下接着说:“可是,就在我爱人把鸡腿拿给我的一刹那,突然‘啪’的一声,儿子把碗摔了,接着吼道‘鸡腿是我的!’我和爱人都呆住了,心里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难受得很,那天我们什么都没吃,我们在想,难道我们为他做了那么多,就不值这个鸡腿吗?”

案例二:案主,男,20岁,家庭结构完整且与父母同住,其父亲工作繁忙,母亲主要照顾案主的生活起居,虽然对案主百依百顺,事事包办,处处操心,对于案主的教育,父母观念总是不一致.

案例三:案主是一位妈妈,感到很苦恼,“我的儿子才上小学四年级,上课不专心听讲,想说话就说话,想玩就玩.下课总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也不服从老师的管教,不肯与我们沟通,开始我以为这是孩子的叛逆期来的早了点,但是现在他常常和同学打架、闹事,为此,我多次被请到学校和老师谈话.最开始的时候,我还很有耐心地和儿子谈话,可是他依然如故,有时候我急了就打他,以为打完就能让他记住,结果适得其反.”

从案例一看出,出租车司机的儿子是自私的,不懂得尊重父母.

从案例二看出,案主和父母的沟通不畅,他根本没有体味到父母对自己的感情,父母虽然只顾自己孩子的衣食起居,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自身的素质和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

从案例三看出,案主常常不服从父母的意愿,是父母溺爱的结果.

社会工作介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独生子女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社会工作介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治疗与预防

(一)社会工作介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治疗方法

由于独生子女群体的父母大多数是溺爱型的父母,他们对子女过于宠爱、迁就,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也很少惩罚.这样导致独生子女跟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但由于他们在家里基本上不用自己处理问题,对家长过度依赖,因此自理能力较差,而且相对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甚至常常出现偏差行为.

根据以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介入模式以家庭治疗为主,融合其他多种模式.具体的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其治疗的特点有:家庭治疗是以家庭而不是以个人作为治疗的单位;家庭治疗的目标和焦点是改变家庭内不良的互动结构和家庭成员间不良的互动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问题和家庭的问题;家庭治疗注重家庭此时的境况以及家庭成员间互动的实际过程,并着意引导家庭向积极的方向改变;家庭治疗以心理学、家庭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为指导.

针对独生子女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社会工作者采用最多的介入模式是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和联合家庭治疗方法(也就是萨提亚联合家庭治疗法).

1.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中的应用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认为,个体心理行为问题或症状的产生、发展和维持与家庭结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家庭结构,可以达到改变个体心理行为问题或者症状的目的.

独生子女家庭中有明显的不良家庭结构形式,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纠缠和疏离.在正常的家庭中,夫妻、子女、各个次系统之间有清楚的边界,以完成家庭的分工和权力、义务的分配.所谓的纠缠与疏离是指各次系统中的边界模糊或混淆,该封闭的不封闭,该开放的不开放,从而导致家庭角色的混乱,造成家庭成员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针对独生子女的问题进行怎么写作时,将重点放在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和权力的执行等结构上,使用各种具体的方法来纠正家庭结构上的问题,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成员间的自我界限划分不清,没有各自的独立角色,犹如粘在一起的混合体,社会工作者在此时就应该采用“家庭形象雕塑技术”帮助家人了解各自的权力、义务、角色,并把治疗的重心放在建立家庭成员间应有的界限上.

针对案例一,可以采用结构式治疗法,让孩子知道自己和父母间的界限,明白父母就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不能因为自己的条件优越就将父母与其社会角色颠倒.

2.萨提亚联合家庭治疗法的运用

联合家庭治疗注重对家庭良性沟通方式的培养,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家庭成员沟通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沟通技能不足,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的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内心所想和行为所做的背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帮助怎么写作对象建立中肯的自我评价,开展表里一致的家庭沟通.社会工作者在对独生子女开展怎么写作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是多样化、复杂化和实际化的.例如对于家庭的过度保护出现了独生子女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会与人沟通,从而导致内心的惶恐不安等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在怎么写作过程中对其家庭功能和教养方式进行纠正和改进后,还可采用任务中心模式和心理社会模式,帮助怎么写作对象克服沟通障碍,鼓励其建立交往自信,并通过小组工作让其在小组交往中逐步学会沟通技巧,从而解决怎么写作对象的现实问题.


针对案例二,采用萨提亚联合家庭治疗法,可以让案主和父母的沟通得到良好改善,而且通过萨提亚的联合家庭治疗法,对家庭功能和教养方式有改进.

3.调动多种力量进行独生子女的家庭怎么写作

有些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产生不仅受到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学校环境和同辈群体的影响.例如,在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中,独生子女的抗挫折能力差,有些独生子女在学校一遇到问题就会排斥或者逃避,社会工作者在怎么写作过程中,在做家庭治疗方面的辅导同时,也应该和学校进行沟通,向学校了解当时的情况以及向学校反映独生子女当时的感受,希望学校与家庭配合,共同帮助孩子梳理正确的认知,矫正偏差行为.

针对案例三,对于怎么写作对象不与父母沟通,可以采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互相关系的做法,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向正常人格发展的目的.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个案时,应尽可能从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导致怎么写作对象问题行为产生的多种原因,并且尽可能地对这些原因系统进行干预,这样既能保证治疗效果的有效性,更能预防怎么写作对象问题行为复发的可能性.

(二)家庭治疗的怎么写作方法综合运用个案、小组工作方法,治疗和预防

1.个案方法的运用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开展家庭怎么写作时,个案方法主要运用于对出现行为偏差的独生子女进行心理或行为的矫治,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让案主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法.个案工作的重点是了解案主的个人系统,了解案主的成长经历,包括与父母和家人的关系、生活及心理状态.通过个案辅导,协助案主对自我的认识,加强他们处理日常生活中面对人和事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2.小组方法的运用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开展家庭怎么写作时,社会工作者并不仅仅将脚步停留在被动辅助的层面上,还应该积极策划开展小组工作,配合个案治疗的同时,也加强对独生子女家庭问题行为的预防.小组方法主要运用于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改善价值的教育观和增强价值的教育能力.

针对独生子女中常常会遇到解决问题能力缺乏,他们的长期依赖性告诉他们一切都有父母,根据这个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独生子女自强小组”类似于这样的小组活动,让遇到有同样问题的独生子女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希望通过小组的辅导,提升独生子女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其处理情绪、认知、压力等问题,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建立与同辈群体的互助网络,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的举行,参与活动的独生子女将会肯定自我价值,了解自身能力并树立信心,而且还会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形成了一个同伴互助网络,提升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并且掌握了处理自身情绪的方法,小组活动将会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