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教师教学测评网络化工作经验与

点赞:4660 浏览:1292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适应目前形势,中职校“教学质量测评网络化”工作必须有所创新.五年来北京商贸学校工作的着力点是:(1)充分适应测评工作需要,进行网络系统的自主研发;(2)以学生为主体严把教师关;(3)师生融洽是成功基石.另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测评经验与模式:(1)分数的有效控制;(2)评测现场的组织;(3)测评结果的使用;(4)移动测评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关 键 词:教学质量;测评;网络化;无线;研发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4-0029-03

一、教学质量测评网络化新局面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根本标准,监控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工作.教学质量测评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体现.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在职业学校强化教学质量测评工作,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从而为传统测评工作进行革命性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在长达五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但摆脱了低效的手工测评报表软件统计模式,完善了数据库网络化测评模式,还利用刚刚普及的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技术开发了基于无线平台的WIFI实时测评系统,使得测评工作得以全天候、全地域的顺利进行.教学质量测评工作网络化新局面正在到来.

二、中职校的实际与我们的对策

中职学校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地方,其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难点.必须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师评价模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以适应中职教育的需要.具体到测评网络化工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1.充分适应测评工作需要,进行网络系统的自主研发

中职学校各方面在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方式日益走出传统模式,增加创新内涵,客观上促使测评体系、测评方式不断转型.测评网络化工作重点逐渐从“从无到有”,演进为运用新型技术手段,跟上测评体系、测评方式发展的需要,进行自主研发是其基本保障.

(1)通用系统开发与销售模式已经不复存在

从软件开发行业的历史来看,由于利润不高等因素,通用系统(目标为某单一传统行业,比如电算化)开发与销售模式在10年前就已经不复存在.开发专用系统、进行系统写作、系统维护怎么写作才是软件公司的利润来源.

中职校教师教学测评网络化工作经验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中职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而我们项目投资的模式,对后期改进需求几乎是不考虑的.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适合中职需求的现成网络系统.而中职学校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的方式,教学目标的灵活性、多样性,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的特殊性,又是传统测评系统不能涵盖的.

(2)非自主研发方式难于采取

一是开发费用问题.

中职测评需求的灵活性,决定了一旦选用商品软件系统,必须随时进行二次开发或者增强功能.在专业人士看来,开发难度不低于定向开发.而定向开发费用昂贵是众所周知的.目前采用外购软件的院校,哪怕在免费怎么写作期以内,都多少遇到资金问题.这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难以解决的.而系统一旦出了免费怎么写作期,从我们视角接触的范围看,系统通常就被边缘化了.

二是版权问题.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对版权问题要求严格.测评系统属于中小型软件.而以JA、PHP代表的开源体系是中小型软件开发公司的优先选型.开源体系一般意味着所谓的“免费”.从世界范围看,最先进技术一般不在开源体系.通常认为,选择开源就是选择更高的开发难度、较低的性能和更大的风险.其实开源体系由于是一系列公司产品的大拼盘,其版权问题比封闭体系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是技术能力问题.

现在测评网络系统等外购软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系统不稳定,人数一多就崩溃,甚至有时表面良好,可是数据库里什么也没有存下.

这些当然都是和软件公司开发者技术水平有关的,但是归根结底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经常看到,在刚写的软件进行初次安装时,技术人员随便从网上下载一个TOMCAT就给安装上了,他们的技术能力甚至不能分辨软件版本.所以如果你不进行自主开发,就基本没有出路.

(3)自主研发也要克服短板

我们选用全部微软产品进行自主开发,是基于长期的开发经验,以及对其他开发体系的深层次的了解.在长达十几个学期测评实践中,在峰值在线500台终端、复杂的3层校园网络环境的考验下,我们测评系统从未出过不稳定的问题.但自主研发也有短板需要克服,主要是人才问题.

根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探索与发展是首要问题.我们非常缺乏既有教学管理经验又具有高水平计算机技术的人员,特别是能够进行软件开发的人员.虽然和十余年前相比,现在博士硕士学衔的中职教师俯拾皆是,但能够实现上述目标的人员并不多见.

人才问题涉及用人制度.如何设置岗位,解决技术人员在学校中的定位,对于中职学校走向市场的未来,影响深远.经了解,其他采用相似模式的外校同行们在几年后有的放弃了,有的人才流失了,需随时维护时又无人可用,最终影响的是学校.因此,解决好人才问题是自主研发成功且保持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2.以学生为主体严把教师关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是广泛了解并且量化学生的普遍诉求,把诉求反映到评价体系之中去.比如学生要求少讲用不到的理论知识,我们量化成为“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指标;学生要求教师不要过于严肃,我们量化成为“教态得体和蔼可亲”指标.

二是充分考虑学生能力,由简入手.在设计测评系统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与能力特点,运用标准的“入门级用户”网页开发模板,尽量使用户无师自通.集中测评实施时,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还安排了教师现场讲解操作步骤,一般2分钟以内可将基本要点讲解完毕.

三是解除学生后顾之忧,采取匿名模式.设计系统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A.学生测评分,教师无法获知.B.学生给教师留言可以采取匿名方式.C.学生有权给校领导直接留言.多年来事实证明,学生的每一条留言都是认真的,基本没有网络上流行的捣乱现象.

3.师生融洽是成功之路

教学测评首先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学测评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公正评价利害相关事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使师生和谐相处.近年来我们的教师素质整体上提高很多,不少为硕士以上学历.我们招聘教师时强调其知识结构的健全扎实,更是为了中职教育走向不断提高的未来.但新教师一般毕业于重点大学,多少具有唯理论、唯分数的想法,与中职实际有所脱节.及时在测评中得到学生方面的反馈,对于新教师更新理念,调整自己,更好地适应教学对象,使师生共同得以提高大有裨益.

客观地说,近年来中职教育(特别在大城市)生源紧缺,学生素质也急剧滑坡.中专教育拨款与生源数量密切挂钩,这对中职教育、中职教师群体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五年来,大幅提高自身素质、快步走向市场机制是我们克服困难的基本手段.

我们努力以教学测评为契机,目标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测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采取机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着重于学生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领导评分、学生评分中加入有关内容.二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中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测评教师在本学科的实践能力,知识的更新程度.这为走向市场提供有力保障.在领导评分、教师互评、学生评分中加入有关内容.三是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融洽度.“每个学生都是宝贵的一票”,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三、经验与探索

1.分数控制的有益经验

分数是测评的最终结果.任何有关分数的事项必须向全体教师做透彻的说明.我们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以及当前工作的重点,在每学期测评开始前,制定具体计算公式,对计算过程加以改进,以调整分数结构,使其更加符合测评目标的要求.这些控制主要体现在程序算法上,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

可以控制的因素基本上是学生评价分数和调整项目分数占比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每一位被评教师,以任课班级为单位,排除一定百分比的最高最低分.(也可以采用不排除的方法,还可以以所有参评学生为单位,视学生情况而定).

二是对特殊学生(比如对所有教师都打低分的)也排除在外.(也可以不排除,或者对最高分同样排除).

三是测评时不允许所有测评指标项目分数一样.(这里采用简单的心理学方法过滤无效评价).

四是系统对学生参与过少(给某教师有效评分人数过少)的情况给予警告.我们通常以两个教学班60人为限.(还有排除测评中各方面可能干扰的其他方法).

五是对评价体系、其中评价项目的权重直接做修改.(要经过学校讨论批准并公布).

六是按照当期具体情况,比如学校参加奥运方队、示范校建设工作,调整分数占比.(主要调整学生分、教务分、领导分、督导分在总分中的占比).

有针对性调整分数结构,可以更加公正地评价教师,增强教师工作积极性,对科学有序完成评价工作产生促进作用.

2.评测现场组织经验

相对于日常教学评价来说,每学期期末集中进行的全员测评工作规模宏大,景象壮观.本校最多一次有将近5000人在近一个月时间中,在正常教学的同时,参加集中评价工作.这充分考验学校组织与管理能力.来往于机房的川流不息的评测队伍,特别是某些时常缺课的学生有时确实让人头疼.但是我们抓住了重点,在十几个学期的测评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主要得益于:

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阐明评测工作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的这项权利相当重视.这就奠定了工作有序展开的基础.

二是告诉教师,评测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师有义务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当然,被评教师要回避,不能进入评测现场.

我们还不断调整评测的组织运行方式,来适应学校全盘工作的需要.有几个学期,测评时间选择在午间、课后休息时间.我们平均同时开动8个机房,峰值上线计算机在500台左右.以同时参评8个班,每天测评2轮计算,100多个班只需要6到7个工作日.

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上机时间,随时进行测评,或者进行留言交流.教师平时有充分的时间利用本系统与学生交流.对于系统中“教师互评”一项,由我们指定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让教师有充分时间参与进来.另外在测评完成后,教师可以登录网络,查看学校发布的有限内容的成绩信息.

3.测评结果的使用经验

测评完成后,是电子版的结果,根据需要挖掘方方面面的信息.


我们把测评结果制作成各种表格,主要有:“学生评价汇总表”、“综合考评汇总表”、“各系部汇总表”、“成绩分布情况”、“最高最低分名单”,提供给校长以及学校有关部门,作为他们了解教学情况,制定工作计划的参考,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部门的普遍欢迎.

4.移动测评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手机与WIFI

我校前几年实现了WIFI全覆盖,教师都有帐号,校园内可以随时上网.另外我校网络化测评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教师学生有充分的经验和准备.

我们为此自行研制了“领导教学巡查系统”、“学生德育评价系统”的两个既可以分开使用,又可以作为提供数据的子系统,为传统教师测评提供支撑材料.纵观全国同行,我们是首个使用移动环境与设备进行测评活动的学校,其具体探索是:

(1)领导教学巡查系统

我校采取每日评分制度,从5个方面评定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层领导在每天打分、统计的过程中,产生了移动办公系统的需求.

(2)学生德育评价系统

我校在校生人数多,学管人员工作压力大,本系统大大简化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3)关于系统实施的探讨

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主要问题集中于移动办公环境中数据采集(输入)的人为错误因素上.比如在处理学生乱扔垃圾的问题时,可能搞错学生的姓名,也可能有问题的学生没有得到处理.因此我们采用了两层三次对单技术:1.现场处理.2.确认单据.3.管理员认定.在现场处理后,要求教师对每人次被处罚学生进行确认.如还有不妥,允许学生、教师向管理员反映问题并加以改正.

这种系统设计是参考国际流行的“交警罚分系统”的操作流程.学生德育记录会影响到他在教师测评中打分的权值(该影响因子的实施仍然在探讨中),系统设计保持一定的严肃性相当重要.

(4)分布式移动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

我们主要在权限管理、管理、数据库安全等几个方面加以注意,最重要的是时间戳的运用.对每一次修改都有时间、用户、IP的详细记录.并因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五年多的网络化测评过程中,我们一边深挖中职教学测评网络化工作规律,一边不断付诸实践检验,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感慨良多.

和一切先进事物一样,网络化测评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形式到实际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希望贡献出自身经验,与同行分享.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