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的体会

点赞:27408 浏览:1300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长时期的农村教育教学使我对农村现状的理解逐渐深化:乡村生活是农村学生的起点,是农村初中生精神与人格发展的基本背景,农村初中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和认识,只有与现代的人文知识、启蒙、城市观念相结合,才能拓展他们的视野,实现个人在外来知识与乡村背景结合中走向健康、活泼、全面的发展,使其既能接受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现代性价值观,又能对乡村生存价值观予以合理性尊重,树立农村青少年置身乡土社会基本的生存自信,并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积极接纳现代文明,不失对乡土的关爱,从而满足个人内在生存之需与置身乡村生活世界之中的安顿.

在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生产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式的分工逐渐被打破,蓝领正在与白领相融合,新技术革命用智能机器代替和加强人类的脑功能,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远程教育、互联网、数字化的普及更是给世界带来了无穷的变化,也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极大的便利,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基础教育领域所实施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形成,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积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必须将课改理念融于课堂的实践中,有效地整合多种学习方式,解放思想,把头脑中的旧框框清除掉,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并把课外的整个大环境中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促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追求教育教学的高境界和完美性.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在品味中去发展、去发现、去感悟,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指引他们寻求支点,产生能撬动地球的效应.而这种引导应该是暗示的,潜移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学生,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脉搏,驾驭课程的开展,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育教学的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重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方面,在思考中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我们对智力因素发展好的学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的学习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对智力发展较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非智力品质,首先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情感、意志和自信心,特别要重视对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针对初中阶段的女学生,帮助她们消除“女生不如男生”的自卑心理是很重要的.尽力重视培养后进生的坚持性,设法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多关心他们,注意并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是成功教育教学的主要方面.

让学生认识世界是个永恒的课题,要鼓励学生走出书本去仰望星空,甚至像张衡那样痴痴地数星星,俯看大地,探讨事物的生长过程,展开想象的翅膀.赏月时可联想月亮里的吴刚、嫦娥到底如何生活,月亮上的多数环形山怎样形成?那里有空气和水吗?这陌生世界的一物一景,伴随着学生情感的观察体验,想象的翅膀就会更加拓展,教育教学的空间也就会延伸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必须情思并动,优选典型场景,打开封闭的课堂,努力寻找鲜明的形象,丰富学生的认知,感受领悟语言形象,这样就能使教学变得丰富生动,学习有滋有味.只有学生对周围世界现象和规律深入思考的时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力发展和求异创新.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度过的,学生的知识、技能也是在这个过程化,由生到熟,最后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潜能并在以后成为创新的基础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智力在发展,思想意识和世界观也在变化,我们执教的老师一定要结合所教的学科,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用具体事例、社会实际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探究,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匹马想完成一个小项目都已经不可能,大项目更不用说了.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是高度的综合化整体化,各学科之间相互结合与渗透.我们教师必须教育青少年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指导他们牢固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逐步学会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遇事坦然面对,放弃无所谓的固执,集中力量在主要的事情上,以乐观、豁达、体谅的心态合作共事.包容大度方能成就大业.因为每个人的能力、资源有限,只有在协作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借别人之力成就自己并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河南省台前县打渔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