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学教育氛围中传承古诗文经典

点赞:4476 浏览:129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存高远.传承古诗文经典,不能局限于语文课堂,而应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营造国学教育的整体氛围,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以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引领古诗文教育探索之路

我参与了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尝试着把国学教育引入班级,开始经典诵读古诗词.古诗词教育实验绝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或者一味追求复古,而是返本开新.在课题研究中,研究了什么样的国学内容进入班级?古诗词教育教学目标如何制定?国学教育课堂应该遵循哪些特点?能否建立有效的国学课堂教学模式?选择什么样的古诗词进行教学能够兼顾考试制度以及育人要求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结合校本课程体系,奠定国学教育基础

学校遵循“经典积累润泽人文素养、经典养德塑造健全人格”两条主线开发了国学校本课程.我以国学校本课程为蓝本,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精选唐诗、宋词、《诗经》《老子》《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弟子规》等文化典籍中的名句,按早诵经典、午吟经典、课前名言、美文欣赏四部分设计.经典诵读秉承“熟读成诵、不求甚解、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理念,在班级推行“33711”诵读方法.即每天进行早诵、午吟、晚温习3个10分钟,每天读单方面经典内容,7天更换一次内容,一个月复习一次,一个学期进行一次考评.我只引导学生多读,不进行讲解,学生在听读、跟读、指读、齐读、师范读、师生共读等形式的诵读中熟读成诵.“自古读书皆吟诵”,在抑扬顿挫的平仄变化中,学生体验的是古诗词的声律气韵之美,感受的是诗词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激发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多途径实施国学教育,确保教育实效

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国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立足多元化途径育人,把良好的习惯培养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之中去.

(一)与常规管理结合

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弟子规》的内容,开展以践行“《弟子规》,养成良好习惯”的学生德育常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将《弟子规》内化为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

(二)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利用法定节检测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逐渐融入学生的生活.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才艺展示、文艺演出、手抄报展”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浸润、熏陶.

(三)与特色活动相结合

1.书香校园活动:学校建设“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促养成”的书香校园.开展了快乐读书“五个一”活动,每节课前进行一分钟格言背诵,每周一节读书课,每月一次“好书推荐”,每学期一次读书交流.学生通过诵经典、写经典、画经典、说经典、悟经典,增强国学教育实效性,形成“人人读经典,处处见经典”的诵读环境.

在国学教育氛围中传承古诗文经典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学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艺术社团活动:本着“课内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打破年级和班级的界限,开设了象棋、围棋、舞蹈、书法、剪纸、京剧、国画等学生社团,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运筹帷幄,或载歌载舞,或挥毫泼墨.尽情发展特长,彰显个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应该把古诗词教育甚至国学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孝悌、忠信、仁爱”等传统优良文化精髓融汇到教育中,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文化养料.

作者单位:辽宁省北票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