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基础体育课程的

点赞:14155 浏览:594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现代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有所改变,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走出“运动员型教师”的培养误区,在新课改下重新明确培养目标;深入贯彻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理念,跳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限制;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列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中,推进体育教育改革.

关 键 词: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体育课程

目前,我国将基础体育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有机结合起来的研究并不多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在毕业生(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的实际需要之间的“断带”,极不利于二者的对接与整合.因此,在大力推行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现阶段,剖析与反思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中的各项问题对体育基础教育和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紧密衔接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1.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

要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工作,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目标应改为全面提高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要着重培养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贯彻落实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能力和水平.另外,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人才,而不是培养“运动员型教师”.

2.课程目标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有偏差

现阶段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内容与教学上仍未做到全方位改革,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创精神等素质教育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体育教育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2.2课程安排顺序缺乏合理性

例如主要必修课大部分集中在大学一年级,造成课程安排前紧后松,新生的课业繁重,难以将所学知识很好地消化吸收;而高年级学生过于松散,对之前学习的技术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遗忘生疏,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跨学科的文化知识类课程较少,且学生思想上较不重视,致使体育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素质修养欠缺、知识面狭窄.同时,相对独立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利于发散思维的发展.教学的重心在技术技能训练上有较多偏移,对于体育理论的教授较为忽视,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更不足,以单一的技能达标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应付考试过关上,导致学生普遍重技能、轻理论.这样的学生将来在成为体育教师后有极大的可能性会成为“只会做,不会讲”的体育教师,这样不仅不利于走上工作岗位后胜任基础体育教学工作,更不利于《新课标》的贯彻与落实.

2.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陈旧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趋于模式化和程序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上课而上课,并不是为培养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而上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仍然采用单一的方法,而不是有意识地为了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教学能力而采取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的教学方法.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沿用传统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学生便懒于思考、安于现状.未来的体育教师也有很可能继续沿用这一教学模式,从而使体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2.4对教学基本功的培养欠缺

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教学基本功非常薄弱,在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只会示范,不会讲解”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还有部分学生的口令口号、哨音等基本技能薄弱到几乎不能够保证课堂的正常进行.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也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又一个短板,队伍组织散乱、调动过程繁琐、分组不恰当等情况很常见.这些教学基本功欠缺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在课堂上,教师不注重这些教学基本功的培养,而学生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导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在就业后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补充练习这些最基本的技能,同时课堂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3.结论与建议

《新课标》在向体育教育工作者传达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与精神,它的制定立足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从《新课标》蕴含的基本理念中可以看到,体育教育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基础体育教育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长期以来的教学工作相对滞后,导致体育师资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胜任基础体育教育的要求,从在中小学推行新课标的难度与进度不难看出这一事实.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体育教育学生了解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现状及发展目标;尽快将《新课标》的学习纳入教学大纲;注重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多用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总之,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投身体育新课程改革,但不能矫枉过正,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各种关键问题的对立和统一,寻求平衡,促进发展,顺利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基础体育课程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