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

点赞:19387 浏览:911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高中的历史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成为了人们倍加关注的话题.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如何开展历史教学三方面入手对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展开全面的分析.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措施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对高考的关注,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在高考中,历史分数占100分,历史学科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高考总分.从高考中历史出题的角度来看,并非学生简单背背就可以得高分,学生需要有分析问题、分析材料的能力.做题方法的积累、答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学生只是在快考试时进行突击性背诵,那是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的.很多同学在历史考试后抱怨背书没有什么用,直接靠背诵就能拿分的题少之又少.这类问题的出现,原因无非就是学生们做题太少,不注意历史学习是总结思考,从而不会学以致用,不会分析问题,找不到答题的入口.

高中历史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课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常常会听到同事们说:“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冒’!”“学生的历史考得真是很糟糕.”我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上面提到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的问题,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也就见怪不怪了.

三、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方面

1.更新备课方式.

有许多教师认为,备课只是简简单单地去应付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对于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部分教师上课只是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这种想法固然错误,备课是老师精心准备授课的体现,在备课时我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2)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3)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同一级组组成一个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在精心充足备课的基础上传授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2.改变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和科学化.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架设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

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借助知识桥梁,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结论性内容较多,这是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部分老师认为历史课没有什么内容好讲,只须向学生灌输结论,他们记住该记的内容就行了.其实高中历史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教材上的结论,而且要使之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历史问题,老师们要充当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帮助学生架设通向教材的结论的桥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4.平时多积累历史史料,提高学生兴趣.

有句话很有道理: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视野要开阔,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广泛涉猎.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跟什么都沾上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讲纯理论的东西,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听了也会感到没趣.在课堂上,偶尔“天马行空”,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的“课外话题”,常能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着迷,这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5.注意与现实的结合性.

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地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6.学法指导是动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够顺利升学,以便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二)生活方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学.

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取历史教训,更好地推进今天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历史.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从而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化知识为能力.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让他们觉得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历史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氛围,把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关爱学生.

人心都是肉长的,当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时,他们也会回报你同样的爱.同时,一旦他们喜欢你,也必然会喜欢你的教学,这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课后花一两分钟时间与不同的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爱好等,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交心谈心的朋友.长期坚持下来,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欢迎.老师的亲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你教的课的兴趣.但要注意的是,跟学生的关系不能好得没有距离,要把握分寸,要让你的学生对你既敬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