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学运行过程,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点赞:18717 浏览:823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明确指标内涵,通过规范教学运行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Abstract: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one of university's core work. Mu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o be clear about the target connotation, through standard teaching movement process, thus achieve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goal.

关 键 词 :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 内涵 教学运行

Key words:College quality of teaching connotation teaching movement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51-02

进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证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学校而言,教学质量就是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等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突出的重要地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因此,强化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1]

所谓教学质量,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是指高等学校为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德性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期望目标的程度.它表现为一定的效果和效率.具体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来实现.

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内涵:

第一、所谓智慧,是指人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融合.包括一般能力(指观察力、记忆力、概括力等)、专门能力(指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等)和符合创造活动要求的创造能力.它反映在高等学校的学生上主要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当一面的能力,善于处理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敏于创造的求实创新意识.所谓德性,是指道德水准和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反映在高等学校的学生上主要表现为具有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具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质量的高低体现在学生知识内化成智慧、德性程度的高低.


第二,所谓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是指高等学校传授的是具有高深性的专门知识,它既包括人类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又包括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所谓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指教学方法的选定既要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又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等特征.

二、规范教学运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运行是按教学计划实施的、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它包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教学组织管理和以校、系(院)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其基本点是全校协同,上下协调,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和各项制度,保持教学工作稳定运行,保证教学质量[2].

1.强化教学计划管理,提高教学质量[3]

教学计划是高等学府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中具有法规性的重要文件,它要符合教学规律,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

教学计划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效果与学校管理的目标相统一,并协调教学管理系统内各层次的目标、任务和行为.

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是按专业制订的.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以下五个基本要素: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学时安排和学分分配.上述五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专业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也对教学环节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时安排是针对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的,学分是计量课时分配的依据,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学时和学分的分配综合影响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2.强化教学大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4]

教学大纲是参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校制(修)订教学大纲的原则规定,组织有关教师编写,经院、校相继认定,批准施行的纲要性文件;也可参照使用国家教育部组织制定或推荐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要努力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体现改革精神,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服从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防止单纯追求局部体系的完善.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

3.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5][6]

实践教学应包括课程实验教学、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严格考核.实验教学必要时可以单独设课,或组成实验课群,也可在相关课程内统一安排.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应具有相对固定的内容,并能够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并且应有相应的校内或校外的实习基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可能结合实际任务进行,要保证足够的时间.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也可让学生有选择地自行安排.

规范教学运行过程,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管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强化考试管理,提高教学质量[7]

考试是高等学校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反馈教学信息的主要手段之.考试本身就是学校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所具有的标准统一、评定客观、公开公正等性质,制约和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组织考试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活动,考试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对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督促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把好命题关,实行教考分离.

一是命题要以教学太纲为依据.考试内容要体现出考试课程的主要内容,覆盖面要广,要有深度和梯度;试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难易有别,应有标准答案和统一的评分细则,从而保证考试能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测试.二是实行考教分离,建立试题库、试卷库.

(2)加强考风建设,严格考试纪律和监考制度.

要搞好考风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其次,严格执行考试违纪处罚制度.对学生考试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在监考、巡考时失职,一经发现,要从快从严处理,以维护考试纪律的严肃性.再次,要精心组织监考人员,认真学习监考工作细则.监考人员不能等学生成功了才去抓,而是要防患于未然,监督提醒学生,打消其侥幸心理,实事求是答好考卷.最后,要建立考试巡视制度.各院(部)要成立考试工作小组,对本院(部)考试班级进行考场巡视,监督检查考试情况.教务管理人员在考试期间应进行巡视,加强对监考人员的监督和对考场的组织管理,及时全面地了解考场情况,以保证考试制度的贯彻实施.

(3)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考场.

由于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使得教室资源严重不足,所以在安排考试总表时,更需要多动脑筋,统筹考虑.不仅每门课程间隔时间要安排合理,场次、地点、监考教师也要安排舍理.

(4)阅卷公平合理,注重成绩分析.

阅卷是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试卷一般应有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但由于涉及到学生的具体结业成绩,会使得个别老师在改卷时随意降低标准给人情分,甚至成绩出来后随意改动分数,这些不良风气容易诱导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完后找老师说情,影响优良学风的建设,也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进评分方法.公共课可实行考教分离、密封集体阅卷、流水批改,但对部分不能实行教考分离的课程,就要严格阅卷纪律,阅卷后应由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抽查,起到监督作用.

考试后,教师应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成绩分析,通过分析,教师可以发现自已的成绩和优势,找出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成效,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考试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规范教学运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建设发展的长期任务,必须引起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必须结合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特色,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手段和机制,从而达到规范教学运行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