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点赞:19739 浏览:918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在人生的学习生涯中,都少不了数学.

有的说:“我们现在的数学学习是使得其中5%的人取得所谓的成功——上大学,而95%的人成为失败者.数学已成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数学不过是那些数学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等”“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处于一种现代数学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的数学课程仍然停留在20世纪初期的数学观念上,就是把数学等同于计算、推理、证明的状况.”

在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佑寿指出:“制约我们获诺贝奖的关键因素在于我们缺乏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的缺乏是由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所决定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的一切工作重心都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对考试成绩的追求已达一种疯狂的境地,死记硬背成了夺取高分的法宝.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距离不是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但如果我们不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不改变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等我想,这个差距还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缩短的.”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反思数学教育的价值,不得不再一次思考如何才能让数学返朴归真.

二、追溯数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数学的诞生发端于生存的需求.数学是抽象出的关于秩序与模式的学科,又是对世界与生活的理性思考.


而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却逐渐将它演变成为少数人的智力游戏,成为检验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我们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追求的,却仅仅是解题方法的总结和数学知识技能的简单积聚.学生在逻辑思维枷锁的约束下,机械的套用僵硬的公式,肢解着逻辑的各个链结,对问题的整合意识极其淡薄,缺乏自我对数学的理解方式,在解决新的问题面前一筹莫展,逐渐丧失了自主、自我的思考能力.长此以往,数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便是用绝对的热情与精力关注繁杂的公式,陷入试题的海洋,并乐此不疲;而很少教师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从那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数学教育不但没有起到明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但不能因为数学学得不好,就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差,进而表明智商低.数学是抽象出的符号体系,是相对于感性的另一种理性的表达式.学生缺乏的只是对抽象的符号体系的理解,而不是逻辑思维能力本身.因此数学教育的关键是让抽象的符号体系向生活实践复归,这正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三、关于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无用,很好地把握,不容易.比如可用来写菜、算账就是有用吗?或者更高级一点,可以用来计算利息?看懂股市行情就是有用吗?再高级一点,能够用来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就是有用吗?都是,但又都不完全是.我认为,任何数学知识都是有用的:而且数学知识的作用是动态的,即它要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样,把数学区分为“好数学”与“坏数学”是没有意义的.

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非常独特的任务,学生的逻辑推理技能、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数学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推理训练始终是最重要的,这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但没有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至关重要,而这种能力的基础就是逻辑推理能力.没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基础,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将成为空中楼阁,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只能是尝试错误式的,其质量和效率都是无法保证的.没有系统的逻辑推理训练,数学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意义等也无法体验和领悟.

因此,数学的有用或无用,不能仅仅看它是否能够在现实中得到直接应用,还应当看到它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是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而学会的,但是智力的开发是有时机的,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学生的智力就会失去发展机会.

四、教科书的内容要和“有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有用”不仅包括对培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有用、还包括对形式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用、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做事做人有用.

新理念的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新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

但我们的教科书传统上却多是板着面孔,看上去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其实数学的严谨性未必一定要通过板着面孔体现.孩子用的教科书一定要贴近孩子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亲切.这样才能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

所以,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广泛,活泼亲切多样,其次,还要重实际.课本里可以多安排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包括: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趣的数学史实;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运用了很多数学知识,你能列举一些吗?等等.

高中数学教学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如何选择数学内容,归根结底还是要由社会发展、数学发展和学生发展这三方面的需要来决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有更远的眼光,不但强调实用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来强调它的功能性,即在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