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

点赞:17348 浏览:794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语文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最有趣的课.照理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可是现在大部分学生却对语文课产生“趣味危机”,不喜欢听语文、学语文,为什么呢?原因多种多样.这里既有教师教的问题,又有学生学的问题,其中教师的教法问题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关 键 词 】语文课堂 趣味教学

怎样才能使语文课教得有趣呢?可像玩“纸牌”那个教法.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讲演读书问题时,曾举例说:他对玩纸牌的人对纸牌那么感兴趣,曾大惑不解.白天玩夜里玩,被抓起来,放出来还继续玩.小小纸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后来,他亲自问了玩纸牌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道理:之所以百玩不厌,是由于每次摸到的牌都不一样,每次打法都不相同,所以百打不厌,如果每次摸到的牌都一样,每次打法都相同,那么打三场就厌烦打不下去了.从这里我们得到启发:要使学生对你教的课,课课感兴趣,必须使学生对你所教的课,课课有新鲜感,也就是说,教学原则要坚持,教学内容要常新,教学方法要多变.怎样才能做到教学内容常新、教学方法多变呢?针对这一问题,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我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因课制宜

教学内容常新、教学方法多变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抓住每一课的特点.“文如其人”,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课本里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篇课文.不同的文章就要根据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即因课制宜.同样是说明文,根据各课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传授,如《故宫博物院》可以根据其空间顺序清晰、方位词运用准确的特点,采取寻方位、贴建筑法,让学生拿建筑名称、在简图上找出位置、贴名称.在大家的相互帮助下,学生一下子尝到成功的甜头.接着让学生按照作者观察的顺序,运用课文中的方位记号,进行解说,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尝“甜头”中完成学习任务,整堂课“趣味横生”.而《核舟记》根据其重点突出,描述生动的特点,让学生直接“入戏”,让三个学生分别表演鲁直、苏东坡与佛印的动作.根据想象表现其神情,对照他们理解课文,学生一下子“趣”从中来,很快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根据不同课文,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教育,学生在“趣”中思考,从“趣”中受启发,自然而然就喜欢语文课了.

语文课堂的趣味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课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精讲多动

教学内容多样、教学方法多变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精讲多动”,这与所谓的“精讲多练”有很大区别.“精讲多练”要求抓住重点把内容讲清、讲透,学生在接受后反复训练,是一种被动的方式.而“精讲多动”要“精”在点上,通过一点,顾及全面.在精中让学生思,然后动口、动手、动脑,多方面结合,在动中思,用思来指导.就拿较头痛的作文教学来说,我在指导作文《我学会了做___》我没有按先进行理论指导、再范文示范、接着分析套路、而后让学生套上框框去写的程序办,只是轻轻点一下“___”中可填什么?(让学生填蒸米、风筝等)我强调填入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最熟悉的事物,然后让学生分析,应按什么顺序写(程序).而后让学生自己去写.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思考中动脑的过程.由于学生平时观察少,除了极个别有心人外,其余写出来的文章均干巴巴、毫无实感.于是我就要求他们回家动手做、知过程;动口问、明内情;动脑思、清原理.把课内老师的传授放手到社会中去学.于是学生顿然兴趣大增.经过三动,学生把事物的制作过程了解清楚,一些不清楚的内情、原理也都了然于胸.学生在文章中有的引用传说,说明来历,有的感叹民间艺术的精湛,也有抒发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一篇篇佳作就这样在“趣”中产生了.

三、手段灵活

抓住每篇课文的特点,怎样使这些特点成为这篇课文的焦点,又以怎样的方式传授才能达到精讲,使学生多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所有的教学手段中,最常用的莫过于游戏竞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讲座、新闻发布会、讲故事、话剧演出等形式.例如《皇帝的新装》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阅读提纲,引导分析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每个情节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其表现.学生的想象力是难以估计的,他们通过滑稽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把人物的内心表露的淋漓尽致,整个话剧妙“趣”横生,一切内容尽在表演中,最后在元旦演出时,这个小话剧作为一个节目推出,还获得了特别奖.

如果以上三点内容贯穿我们的课堂,就会使学生对每堂课都有一种新感受,期待你去满足他.这是学会教好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但做到这三点是很难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的这种期待和兴趣是稍纵即逝的,很难因势利导使其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水平也有限,各类体裁、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能得心应手,这就需要博采众长,广泛采撷,认真学习那些成功经验,学习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从中结合自己注入新鲜内容,这样学生对语文课就会像“玩纸牌”一样着迷.


知道注意的是,有趣要从利于课文内容的传播、学生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出发,重在引导锻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有所悟、有所发现、有利所创.从而加深理解,触类旁通,“趣”中有得,“得”中会用.而不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兴趣上,更要避免为一味追求兴趣而流于庸俗化.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县朱集乡第二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