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序列化

点赞:18240 浏览:821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本着序列化的原则,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不同类文本的阅读方法,从而具备独立阅读文本思考总结概括探究的能力.

关 键 词 : 序列化训练; 灵活使用教材; 阅读方法归纳总结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53-01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类,其阶梯式的构成模式体现了语文基础课程――发展课程――地方课程的理念,从宏观上搭建了语文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教师和学校规划了高中语文教学序列化的格局.针对不同课程所要达成的课程目标,自主选择教材、组合教材成为新课程的最大特色,它摆脱了传统教材以本为本的束缚,给予教师更大的空间和弹性,但同时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需要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这种创造性必然是要围绕着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进行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序列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首先,古代诗文类阅读教学的序列化.

之所以把古代诗文分在一类,是因为他们首先都必须扫除文字的障碍,才能深入文本进行鉴赏活动.但是,诗歌和文言文的差异在于,诗歌重在鉴赏而文言文重在翻译和信息筛选,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形成不同的序列化训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诗歌的教学内容分别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必修二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

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的第一篇《沁园春长沙》是略读课文,就利用它作为对诗歌这种文体的基本阅读方法的导入,教学目标设定为:会分析品味诗中的意象,明确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在具体操作中先要学生明确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材料诗中选择了哪些物象,是什么季节、什么特点的物象,它有哪些特征,尤其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表达特定民族心理的意象;然后思考景物怎样组合,总体色调如何,这些景物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进而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沁园春长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确定诗歌鉴赏中形象鉴赏的思考模式,《诗两首》就可以利用第一课所学习的思考模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分析意象、进入意境、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补充进现代诗歌首尾照应的结构就可以了.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为一首抒情长诗则是母爱的颂歌,只需要引导学生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就可以了.

本单元学完之后,及时复习提升,将形象鉴赏题在高考中的常见提问方式进行汇总展示,并通过练习规范答题步骤.通过这样既有感性认知又有理性提升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学有所获,尝到语文学习有章可循的甜头,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与完善诗歌鉴赏知识的愿望.

在初步把握诗歌鉴赏方法的基础上,必修二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就可以将表达技巧的内容作为新的诗歌鉴赏知识来讲解学习.赋比兴、重章叠唱、对比衬托、乐景哀情、用典、寓情于景等艺术技巧及效果都可以通过具体的文本来达到认知的效果.当然同样的,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及时的复习与应试提升都可以加深学生对此类题的解题方式的掌握.

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则适合从语言鉴赏的角度进行认知和训练提升,而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则适合从情感把握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思考模式与应试技巧.

文言文在必修教材占了十七篇,作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每一篇都有很多值得去挖掘的人文元素,但作为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只需要把最多的精力放在翻译上,其实只要学生能准确的翻译文本,筛选信息、整合概括评价的能力通过现代文的学习就够用了.明白了这一点,即使文言文的篇幅很多,教师也完全可以循序渐进、轻松自如的完成.

必修一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作为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后的练习很明确的提示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教师只需要遵循本知识点指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单音词翻译成双音词,本课的主要知识与能力就完成了,至于人文性内容,相信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荆轲刺秦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古今异义词的翻译用法,而《鸿门宴》则是词类活用的经典.


一个单元完成后,将本单元所学文言翻译的知识点汇总并适当进行课外的翻译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高.同理关于一词多义、通检测字、虚词、文言句式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的设定或者实际教学情况逐步加入汇总,当这些翻译知识都具备后,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参看课释独立完成阅读内容.具备了必修课程中学到的文言翻译能力,选修教材的内容学生就游刃有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没有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节课就恨不得把所有的文言翻译知识通通传授,让学生云里雾里,苦不堪言,自然就产生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兴趣和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

其次,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的序列化.

文学类文本主要指散文类和小说类文本阅读.

散文的根本用途是抒发情感.情由事生叫写人记事散文;情由景生叫写景状物散文;情由事理引发叫议论性散文.而入选中学教材的散文之所以能跨越时间流传下来,关键就是这些散文中所传达的具有深刻内涵和人文意境的情感.

所以散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指导学生去把握散文的情感.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是写人记事类散文,首先让学生明确既然是散文就是为了抒发情感用的,通过写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情感是散文阅读的核心.第一篇课文是《纪念刘和珍君》,训练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勾画提炼段意的方式明确:本文通过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在执政府前遇害的事件抒发了作者悲愤交织、理性思考、赞美讴歌革命青年的情感.

第一步完成之后,第二步就是训练学生分析作者如何体现这种情感,即素材内容表达方式的分析.《纪念刘和珍君》悲愤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对刘和珍的回忆及遇害经过的具体描写中,而抒情议论的部分则是这种情感的理性提炼升华.

第三步就是训练学生分析内涵和意境进入鉴赏层次.

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掌握之后,举一反三,借助此办法就可以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另外两篇文章《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生就可以提炼出“巴金通过写自己在中为了保全自己将无辜的小狗包弟送上解剖台的事件表达自己的忏悔自责以及对造成人性扭曲的反思.”“梁实秋通过写梁启超先生一次演讲中体现的风度才华爱国热情抒发对梁启超的尊敬、欣赏和赞美之情.”在这样的阅读层次上进一步分析写作方法,鉴赏作者与人物的品质情操、才华气度风范.

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经常抱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内容太多,课时不够,其实是没有从根本上明确阅读教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规律性的阅读方法,教师将这种规律性的方法总结提炼归纳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将阅读的方法通过训练转化为独立阅读的能力.当必修教材学完的时候,学生阅读各类文体文章的能力是否具备应该成为衡量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尺,而不是是否教完了所有教材.一个单元也许只有一篇文章是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引导讲解的,其他的文章只是在此基础上阅读能力的检验提升与完善,教师完全可以不拘一格灵活使用.

高中语文教学的序列化是新课程的整体规划,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认真思考总结规律,本着“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原则,将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序列化的安排,使学生通过阅读教学真正掌握各种文本阅读的方法,从而为学生选修教材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