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教学感悟

点赞:22698 浏览:10601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高中数学课程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面对新课改,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教学感悟.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变以前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学目标的设置也改变一贯的用词:“使学生等”,体现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心中应时时、处处装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选择例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的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为什么?这还得从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谈起.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如何?很多老师都会这样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等等.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是否真的读懂了这个“导”字?我们的学生是否真的成了学习的主体?

打一个不一定很恰当的比方:有一种职业叫做导游,他们的任务就是带旅游者去参观.实际上,大多数喜欢旅游的人都不喜欢导游.原因是,如果有导游的存在,那么他指你去东,你不能去南,不能去北,更不用说去西了.你的行程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你的旅游也就失去了自主性.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导游”就是你跟在他的后面去游.

2.注重数学的社会价值

基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谈到数学教学时,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数学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即数学的社会价值.在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个体与课堂整体就构成了课堂关系的基本元素.这样的关系自然有其特殊性,也有一般性:特殊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是在特定的数学课堂的环境下,数学是师生联络的情感纽带,数学是阐明观点的平台,老师和学生都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价值观的体现也和数学密不可分;一般是因为在探讨数学问题中师生都会不约而同地投入自己的情感,对某些数学问题的看法可以折射出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并且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能够让老师和学生的想法擦出火花,从而实现价值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又可以突破数学课堂的环境限制,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中,不再受具体事件的影响,使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够从中获得感悟,这反过来又会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上述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系统,它是一节数学课的情感价值基础,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它看来无形却无处不在.

高中数学的教学感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课堂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尊重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想法,尊重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不能搞一刀切.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引导他们主动学数学.

一些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感觉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因此对自己没有多大信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得过且过,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投入应有的热情,致使成绩老是提不高.挫折感、自卑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消极心理状态;怀疑、逆反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行为;畏难心理和回避心理是他们不能迅速提高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


还有一部分同学被动学习,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学不得法,学生不能从“理解意义”入手,盲目模仿,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做无效劳动,无效思维.还有不重视基础,华而不实,好高骛远.这都是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中下等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课内外都要多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敬意,喜欢这位教师,乐意接受教师,那么,他们会对教师充满信任,表现在课堂上会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活动一致,课堂气氛自然活跃生动.

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既能让后进生提高兴趣,又能让中等生会做,优秀生能举一反三的题.比如,在讲一些例题时,对后进生提出非常低的要求,使他们人人都能回答准确并针对他们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表扬;而对中等成绩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通过相互讨论来完成例题,对完成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并要求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变式题目,若完成得好,则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课堂上施行一些小技巧,人为地设置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也体验一回成功的感觉.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还要经常给予他们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数学老师,也喜欢上数学课.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尽可能地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