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新策略

点赞:32358 浏览:1533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评析,学生不仅能够明辨是非,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必须不断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新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 】初中历史 教学 策略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记载着人类悠久的文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也需要历史的积淀.唯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初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也是具有基础性的.


在当今教改的大潮下,如何做好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采取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得历史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增强学生历史观念,使其从历史知识中得到启发,成为一个当今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实行先学后导、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打造高效轻松的课堂,从而不仅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正确对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抽签提问,学生机会均等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抽签提问法,该方法不仅使学生回答问题机会均等,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质,比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具体步骤如下:①制造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②解决问题,让学习在看书和思考中解惑;③抽签,通常选中几个学生回答,并列出不同的意见;④针对意见,自由发言来找出正确答案;⑤由老师总结评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信心.该方法①③是关键步骤.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同时还要融入一些兴趣元素,引导学生去思考.

当然,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渐渐学会自主探究.抽签让学生有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彻底堵死一些学生的侥幸心理.抽签方式有很多种,最好选择带有一定游戏性质的方式.如课前准备好纸球,数量与学生数目相同.课上提问时随机将纸球发给学生,然后由老师抽取几组数字,抽到数字的学生回答问题.当然,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可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转换成分数,记入平时成绩,期末根据成绩适当颁发一定的奖励.

二、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启发

历史课不是语文课,学生不是在学课文,而是在学老师对历史的心得体会.一些教师的教学完全按教参的分析进行,使丰富的历史教学走进封闭僵化的死胡同.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死命背,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所以尽管老师费尽心血,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历史教学应常以疑促思,以思生趣,老师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学会爱思、会思、多思,使求知的兴趣,因疑而陡然增加.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专心读教材,大胆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看法,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培养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读书,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不应包办,而应注重诱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他们自己去探求答案.老师的指导点拨,话不在多,关键是恰到好处,要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思考的窗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在启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开展探求知识的过程.而学生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其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因此而更具创新性.

三、方法多样,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课堂的教学行为,应是讲、动、导、思的恰当结合.讲,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精讲,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帮助.新课改下的“讲”,一是对难点的突破,二是对史实的补充,三是对必要的学科体系的建构.初中生的历史基础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讲”是必要的,例如,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历史线索,没有老师必要的“讲”是不行的.“讲”应具有历史的逻辑性,特别是应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讲”应饱含情感,富有哲理和启发,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

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动,是指课堂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历史课堂必须“动”才有活力,才有实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历史是客观的,但却是可解释的.师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表达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不但激活了历史,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热情.历史教师应利用好课堂这个平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质疑敢言,培养他们必要的历史思维能力.面对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历史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我们来说任重道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适时地调动和激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得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和舞台,促进历史学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