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与教学

点赞:21942 浏览:1034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围绕地理教学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展开论述,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地理素养,做一名研究型、创新性教师;合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技巧,引导学生实践,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地理兴趣和开放性思维,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等方面,论述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地理创新人才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地理课堂与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新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 : 地理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具体方法

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教育.创新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要从把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移到着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上.

一、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自身专业知识

要想做“创新型”地理教师,就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地理素养,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要成为合格而优秀的教师,只靠原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经过教育实践和继续学习才能成长和成熟.同时,地理学除了具有“综合性”、“地域性”两大特点外,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实施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才能有效引导学的活动,从而促进教的活动的开展.教师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钻研专业书籍、阅读学术杂志、观看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电视节目及深入实际调研等多种方式,达到丰富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目的,为做一名研究型、创新性教师打好坚实基础.

二、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还要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事物,更科学地安排生活和生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用之于生活,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和技巧,充分挖掘各类校本课程资源,运用优选的教学技巧创设良好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的河流部分教学,我就发动学生回忆哪些古诗、谚语、歌曲描述了长江和黄河?学生找了很多诗词、谚语: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滚滚长江东逝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到黄河不死心”、“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等等,还有同学带头唱起了《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等歌曲,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这时我给大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这么多诗人、作家、作曲家描写黄河、长江?你读出了什么,又唱出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让学生观看了有关黄河、长江的纪录片.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不用老师讲解,他们通过讨论就能理解黄河、长江的雄伟气魄;“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黄河对我国农业的重要贡献及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等

在教学的各环节,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整合了语文、音乐等各种教学资源和技巧,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巧妙设疑,使学生在趣味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对生产生活的帮助,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研究表明:有趣、、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厌学心理,使学生获得安全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唤醒创新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以进取心态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新问题,产生创新灵感.要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不能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上,而应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讨论,这样的合作性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轻松之中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做小导游,带大家北京一日游.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展览和介绍、视频观看等多种形式带我们“游”北京,内容不限,但要让“游客”明白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展现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节课通过师生共同准备材料、组织材料、课堂展览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提炼”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的分析和认识,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事半功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教的成效,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展现自我,体验到地理学习的成功喜悦.因此,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是中学地理教学的生命力,也是地理教育工作者行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