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

点赞:18021 浏览:811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教师要为学生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去.

一、画面呈现,有“想”而读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配有联系密切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课件,适时运用插图配合朗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画面产生喜爱之情,激发朗读的,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请看《江雪》这首古诗的教学.

师:(出示画面)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难道他不怕冷吗

师: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

生:因为家里穷,他以捕鱼为生.

生:可能老翁想鸟都飞完了,这下没人和自己抢了.

生:老翁想独自享受这一份清静.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出示简介)

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我感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师: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学们,看着画面,你能把此刻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试试看.

(生读略)

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如果理解时仅仅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学习时比一般文章要困难一些.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音乐、图像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以图画的展现、音乐的渲染将他们带入情境,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二、语境渲染,有“情”而读

在初学课文时,学生由于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朗读时难免把握不好文章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把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在朗读中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头脑中活动起来.在教学古诗《春日偶成》时,我引导学生在创设的具体语境中朗读.

师: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致,你高兴吗让我们一起赞美这美好的春光吧.(生齐读第一、二句)

师:诗人每日埋头书卷,在翰墨飘香里寻章摘句,难得有空闲欣赏这春意盎然的景物,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再观赏这明丽的春色.(生齐读第一、二句)

师:诗人忙于做学问,从来没有发现春天是这样美好,他可能一路走来,拈着胡须,笑意盈盈.还可能引吭高歌——(生齐读第一、二句)

优化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师: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独有的快乐.用上一句老话来评价,这便是情景交融!

这一教学片段由景到乐,描绘了诗人穿行在美丽的鲜花、柳树丛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陶醉在大好春光之中,继而由景生情.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出“情景交融”,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在品读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扣住“乐”字感受诗人当时的情绪,有情感地朗读.

三、情感升华,有“感”而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阐明了反复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水平决定了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因此,教师在指导古诗朗读时要把朗读与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朗读中做到眼到、口到并不困难,而要达到心到则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巧妙指点.如教《黄鹤楼送别》文,我是这样设计的:岸边杨柳依依,目送孟浩然的船越去越远,烟花含情,李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吟出一首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到这儿,这首诗的意思大家懂了吗说说对诗句的理解.学生交流后,又问:“老师有个疑惑,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尤其在古代,为何诗中写江面只有一孤帆呢当学生明白了孤帆包含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深情后,再让他们在配乐中读读这首诗.


这首诗千古流传,脍炙人口.为何文采斐然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诗中蕴藏动人的情.诗跟人一样,有了情就有了生命,便能生生不息地传承.一遍遍诵读,渐渐地,分不清诗中的情、自己的情,只知道强烈的感情喷涌而出,融进这千古的绝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学生在这深情的朗读中加深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情感.

优化情境,不仅让学生的感官参与到朗读中来,而且让周围的一景一物也参与到朗读体验中来,则“境由心生”“物我两忘”,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和精神愉悦,作者、教者和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