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

点赞:3744 浏览:119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但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对其重视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开展诵读训练,教会学生具体的朗读方法,以有效促进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文言文教学诵读综合训练古语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这是说,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周围的人说的某种语言,我们时时可以听到,听了再跟着说,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别人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学语言须从听入手.这大概是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

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因而无从听到;既无从听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但这又是可以补救的,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便听到了,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一阵子,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许多字、词、句、篇都装在自己的头脑里,入门又有何难?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我们的古人早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极其认真、勤苦,“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这些词儿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我们却常常忽视诵读教学,把语法分析视为“灵丹妙药”,以为懂得“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名词术语,便可以一通百通,简洁而又便利的学习文言.在这种主张下,课堂上只听到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述,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这种做法其实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大讲曲式结构原理,动机虽好,实际上却行不通.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而课外的练习和背诵大抵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一过便忘却大半.这跟熟读背诵几十篇文章而能历久不忘相比,孰得孰失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感悟,变“讲”为“读”.这里说的“读”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当然这里的“讲”是指教师一味地讲,“读”却不是学生一味地读.

一、科学读背

记诵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记诵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训练学生记诵.过去的私塾强调记诵并没有错,错就错在用强迫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一时不可能理解的篇章.我们要求的诵读则不然,学生读的大多是历代名篇中的短章,易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其记诵活动应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讲究记诵的科学性.看不到这一点,把我们的诵读跟旧时代的机械诵读等同起来,甚至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这都是不合适宜的.

记诵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记诵三要素的灵活运用上.这三要素是:

(1)口熟,就是通过反复朗读,像磁带一样,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依靠的是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背诵起来常常是不检测思索的,如幼儿之背诵诗歌,因而具有不稳定性.

(2)利用支撑点,就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首先记准若干关键语,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以加强记忆.这种读背已含有很大的理解记忆成分,但仍然不够.在连贯背诵全篇(段)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若干个“断层”.

(3)掌握文章的思路,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特别是要弄清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一些特点,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即便不能完全达到,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也有助于巩固记忆.这三个要素尽管层次高低不同,其间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因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一般地说,在起步阶段应以口熟和利用支撑点为主;待到半熟之后,就要利用文章的思路来达到连贯记诵.这三个因素又常常是一个循环或交替使用的过程,关键是要提倡边读边思索.

二、注重语感

学习文言而立足于诵读,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前面已经说过,首先,语言习惯来源于听;其次,是说,能听会说,就是习惯的养成.换言之,即有了语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提倡反复诵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正是用出声的读同时进行“听”和“说”两个方面的训练.这样做,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部分的目的.

三、综合训练

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一篇文章,取决于许多因素,所以诵读训练,无疑是一种综合训练;在文言文诵读中,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要读准字音.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时有通检测字、多音字,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认读的训练.要读清句读,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为此,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这就包含着析义的训练,要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要读出语势,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思路的理解.

自然,这些训练在诵读过程中所带给学生的大多偏于感性印象,如语气和语势往往来自教师的领读领背.但有了这些感性的积累,再适当地讲一些文言常识,或做一点单项练习,学生的认识定能加深.教师应当善于将上述诸多训练统一在诵读指导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这是一种精巧的教学艺术,我们必须学会它.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区别的标志就是书声朗朗.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等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必须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诵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促进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而且有利于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能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应将诵读贯穿于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