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的品德教学

点赞:2735 浏览:82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有没有一首歌能让你想起我等”,学生时代时常哼唱的这首歌,总让我陷入无尽的追问:我们的品德教学能让孩子们想起我们吗?在和他们相处的这段时日里,我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影响、改变、重塑我的课堂?追根溯源,还得从数年前看到的一席话说起:“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正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这句话,让脑科学进入了我的视野.一番探询之后,我才得以知晓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的分量.早在上世纪末,美国教育部、日本文部科学省就明确提出:21世纪教育和学习科学的使命是以脑科学为核心,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于是,探寻儿童大脑生长规律,将现有脑发育敏感期以及可塑性原理等方面的探索与教育形成无缝对接,从遵循脑规律、促进脑完善的立场出发,实施基于脑的品德教学就成为了我自发的研究方向.

重新规划40分钟

人是如何学习的?约翰·布兰斯福德在其著作中如此阐述:“知识不仅仅是其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简单事实和公式的汇总,相反,某一领域的知识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一核心概念或者‘大观点’指导了这一领域的思想.”因此,如果想理解记住某些项目,就不能从细节开始,而应先从核心理念出发,并按照层次方式,形成围绕这些较大概念的细节.结合脑科学界众所周知的原则——记忆可以通过创造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得到提高,我们就可以从核心概念出发,走入细节,进而通过赋予意义,让细节成为联系概念的纽带.

《金字塔下留个影》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原先我们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的.

1.要去埃及需要做哪些准备?(了解学生前知)

2.埃及在哪儿?有哪些邻国?有哪些临海?(了解埃及地理位置)

3.我们中国在埃及哪个方位?怎样去埃及?(通过海、空两种方式,了解方位、途经海洋)

4.埃及属于什么气候?小李要带哪些行李?(将人文与地理有机结合)

5.小李最想去哪儿玩?(了解埃及的名胜,引出尼罗河)

6.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他文明古国有哪些河流?(文明发源于河流附件)

虽然这份教学预设是以去埃及旅游为线索展开的,但是各个问题之间并没有内在逻辑关系,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面对指向不同的众多问题,孩子们整节课都处于忙碌、应付的状态,因此,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埃及地理位置”的知晓率仅为11%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脑的品德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多媒体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那么,我们要怎样更好地规划这40分钟呢?首先,由于大脑是一个顺序处理器,它无法在同一时间高度注意两件事情,因此,我以“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有序安排这节课的核心概念.其次,根据约翰·梅迪纳博士的10分钟规则,即无论是演讲还是授课,在10分钟后听众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于是我们将40分钟分成每10分钟一个模块,通过及时转换,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水平.调整后的教学预设如下.

1.到埃及旅游,你会在哪儿留影?还想知道什么?(引出课题,了解学生前知)

2.能不能用地理语言,说说埃及所处的位置?(了解埃及地理位置)

3.为什么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了解尼罗河的作用)

4.当年郑和到过红海沿岸,如果我们现在乘船去埃及地中海沿岸,可以怎么走?(引出苏伊士运河并了解其作为“国际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

多重感觉的并存

我们早已熟悉了霍华德·加德纳先生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称这些能力是了解人类心理内部运作的入口.其实,智能的种类可能超过70亿,与世界人口总数相当.可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是将所有人的大脑看成“这1个”,期望“这1个”只需以一种方式学习,在一定的年龄共同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在无法改变当下大班授课模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做?

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迈耶在探索多媒体环境与学习之间的联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的研究表明,在学习的时候赋予额外的信息会使学习效果更好.因为多重感觉体验对信息处理更精细,所以对信息额外的认知处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将新信息与以前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以下是我对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可爱的地球》这一课的教学安排.

在这节课中所呈现的内容只有图片与文字而已,但参与感官很多.为了同时调动儿童的多重感觉,我始终努力遵循这些原则:多媒体原则,文字、图片信息相结合;时间接近原则,对应的文字与图片信息同时呈现;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屏幕上对应的词语与画面应临近呈现;连贯性原则,与主题无关的文字、图形与声音等内容最好不要放入学习内容中.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躯体感觉,这五种基本感觉不是孤立工作的,他们共同协作,形成个体对世界生动的认知.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堂就应积极调动这些感觉,为儿童构建一个丰富的世界.


享受20%的自由时间

谷歌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该公司的员工可以利用20%的工作时间自由行动,跟随心的指引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公司50%的新产品都来自于这20%的工作时间.而这20%的自由时间不正是让我们身随心动的美妙时刻,不正是促进大脑进化的方式吗?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室里让儿童也享有这种自由呢?

在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的教学中,如果说从教材中涉及的“食—地”关系拓展到“人—地”关系是迈出了一大步的话,那么,将希腊面临的债务危机纳入课堂教学,让课堂与世界联结,让儿童的经验与世界联结,则需要更大的勇气.面对“救,还是不救”这一两难抉择,我并没有仓促地让孩子得出结论,而是给予充分时间让他们进行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这种形式我们并不陌生,但我觉得,除了有利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外,它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让儿童享有“20%的自由”.为了让这段时光真正属于儿童,作为老师,我们就必须保障研讨的问题不是以某一个概念、原理为基础,而是要通过多个概念、原理以及大量经验背景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就必须保证问题的答案不能是固定的、简单的、唯一的,而是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解决途径;就必须提供有效的、充足的信息资源激发、助推、满足每一个儿童各不相同的强烈探究.

我们人类的科学事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认识心灵(智慧)与大脑的关系.而基于脑的品德教学,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我相信,随着大脑神秘的面纱被逐步揭开,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到脑科学与教育的整合实践中来,我们就能让品德课堂遵循大脑的生长规律,展现天赋,启迪智慧.

责任编辑/程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