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阅读教学定位回归阅读教学本位

点赞:18655 浏览:821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文章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就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偏离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学定位进行反思,并从阅读教学应以让学生学会阅读为目标、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根本、阅读教学应以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为前提三个方面阐明了回归阅读教学本位的观点.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定位;本位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00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改以来,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花团锦簇、异彩纷呈的教学形式中,笔者产生了困惑:语文教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阅读教学的目标又是什么?为此,有必要就新课改中某些阅读教学的定位作一反思,以便在明确语文教学本质的基础上,回归阅读教学的本位,对阅读教学的目的、方法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一、反思阅读教学中某些不恰当定位

1.对阅读教学的定位过低.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把阅读教学仅仅定位于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和相关的知识.他们常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主到文本中去找寻答案,再通过板书或多媒体演示来理解文本内容.如学习《都市精灵》时,有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后,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①文中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都市精灵?②现在都市动物减少乃至灭绝的原因是什么?③你还能说出几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吗?④作者在课文中谈论了一个什么话题?流露了哪些情绪,表达了怎样的愿望?⑤学了本文之后,作者希望人类今后怎样对待都市精灵?这些问题的解答,虽然让学生基本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但显然是就事论事,缺乏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对课文肤浅的理解上.

反思阅读教学定位回归阅读教学本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对阅读教学的定位过“奇”.现在中学教师压力都很大,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考试要求,还要应对各类公开课指标,而且公开课必须体现新课改理念,达到“热闹”的效果.为此,教师热衷于出奇制胜,采用一些平常不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听课人带着看“新热点”的心理听,评课人出于找“奇亮点”的目的评,这似乎已成为公开课的潜规则,否则就对不起“新课改”.至于这堂课是否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真,那只是“奇”之外的点缀了.如在教学《都市精灵》时,有教师先链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音乐MTV),又在解读文本时,把文本中涉及到的动物图片同步展示出来,再在最后拓展部分将搜集的各种珍稀动物,用大量图片密集展示.多媒体的运用使这堂课“声色”俱全,但是,在眼睛、耳膜经受了强大的冲击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这是阅读教学吗?阅读教学就是在这光怪陆离的声响立体冲击下的感受吗?

3.对阅读教学的定位过于“现代”.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历史的积累和传承,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将文本与时代联接,反映当代的社会和生活.有的教师为达到阅读与生活的联接,大量引进“时尚”的理念.如在教《愚公移山》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教师让学生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策略等方面来质疑愚公的行为;在教《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以骗子的身份在博客中谈谈行骗成功的经验;教《松鼠》时,让学生以主持人的身份组织一场茶话会,与作者亲密接触,谈观察动物的方法.我们且不谈行骗经验讨论对学生思想上的错误引导,仅把时尚理念及虚拟的博客、茶话会与直接的讨论相比,也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好处.运用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进行的文本解读,也许更能让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文本.阅读是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对文本的表层内容和深层内涵进行理解,并结合自身直接或间接的阅历,进行思考、反省领悟的过程.当学生阅读时,我们应积极引导,巧妙点拨,恰如其分地评价,以提高其阅读感悟能力.

二、回归阅读教学的本位

阅读教学如何回归本位,走向高效?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点阐述.

1.阅读教学应以让学生学会阅读为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阅读教学的功能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所以中学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的责任不是在教,而是在教学生学,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综合文本特征、编者意图等内容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文本.以学生为主的阅读还应有宽松的阅读环境,有主动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和文本有直接对话.这才是阅读的本真,而不是让学生的阅读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更不是为了配合教师的表演.

2.阅读教学应以语言为根本.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笔者以为,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通过这道桥梁,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体验.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目标.阅读教学中首先是读,根据教学目的适当地进行诵读,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活动.但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读,还应以字词句段为抓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与其他学科链接,与生活沟通,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例如,徐洁老师在教《雪》这课时,就是通过句式的比较阅读让学生领悟到:前三段的长句读来温柔婉转,写出了江南的雪的美艳,是静态的美;后三段的短句读来刚劲铿锵,写出了北方的雪的气势,是动态的美.长句传达出作者对江南的雪的喜爱、惋惜之情,短句传达出他对北方的雪的赞颂、敬仰之情.徐老师在简单的句子品味中,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领悟文章主旨,可谓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根本.

3.阅读教学应以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为前提.新课标强调:“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教学资源的拓展和丰富,自然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但并不是简单的大量阅读教学资源的堆砌,阅读材料的引入应以解读文本为根本.同样,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不一定代表新课程理念的实现.如教学《冰心诗四首》时,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先让学生听歌感受母爱的无私伟大,再回忆母亲为自己、为家庭操劳的细节,最后用一幅简笔画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回报之情.在此过程中,学生感悟了母爱的无私伟大,但并不是通过解读文本来理解的,学生对文本也没有深入的解读,这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笔者认为,只要紧扣文本,解读文中的“从不”“总是”“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等词句的含义、情感,就能很容易地领悟作者不同时期对母亲的深挚情感,就能理解文本的内涵,这样的解读才是阅读教学的本位.

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用“教”的火种去点燃“学”的火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学会在感悟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这才是对文本的真正解读,才是回归阅读教学的本位,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