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方法

点赞:25009 浏览:1176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富有生机、充满活力,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教师要把课堂变成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251-01

一、通过实验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

小学儿童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有结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若能改成实验法就好理解多了.老师可以先取两个1000毫升的玻璃烧杯,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水草,再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适量同样多的水.取两个口径稍小于烧杯口径的短柄玻璃漏斗,分别倒置在两个烧杯中,再将两支大号口径玻璃试管装满水,分别倒过来扣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中,连接好导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一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光线很暗的地方.过些时候,阳光下的水草就会不断地冒泡,而暗处的水草却不易冒泡,再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套在阳光下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比套在光线较暗的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要多得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是不同的.最后盖住试管口,把试管轻轻拿出来,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木条就会猛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证明水草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帮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有效手段.学生就可以轻松理解光和作用的原理了.

二、鼓励质疑,激发创新热情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等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利用网络、图书室搜集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生的学习探究中,总会碰到很多疑问,科学知识博大精深,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明白的,可有些疑问连老师都难以解释,然而,学生偏偏最感兴趣.比如上《宇宙》单元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类似的问题,课本薄薄的几页纸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只能让学生从图书室借来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来查阅,同时还可以开放微机室,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去收搜信息,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再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有几个种类,它是怎样灭绝的?”对于这个问题,不论是书籍还是网络,都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在过程,会了解到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我教授的班级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笔记本,封面写着“科学知识提问本”,通过这小本子,孩子们翻阅了很多科学类的课外书,把思考过程中仍然想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上面,到了课堂上,再和同学们、老师们分享,在争论的过程中,隐藏的答案呼之欲出,内心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现的.

四、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受多种因素制约,科学课的科学探究活动多数是在教室内进行的.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抓住并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教科学学科学.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还是孩子们永远都学不完的“百科全书”,里面蕴含着很多知识奥秘,虫、鱼、鸟、兽,花、草、树、木,风、霜、雪、雨,等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如果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教具、课件虽好,却远远跟不上自然界的百转千回、生机盎然,常此以往,只会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削弱其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步入自然.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我在教学《蚂蚁》、《蜗牛》、《蚯蚓》等课文时,孩子们对这些小动物都很熟悉,有些甚至都玩过,所以,我让孩子们去校园里捕捉这些小动物、再拿到课堂上来观察.虽然耗费了一节课,但收获颇丰,学生的兴趣也非常浓厚.检测如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虽然还坐在教室里,可心早就插上翅膀飞向窗外,这样就会让学生已经构筑的经验知识倒塌,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节,得不偿失.带领学生到室外学习科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开放的教学观;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课程资源意识;需要进行前期调查,预设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办法;需要教师加强对室外教学的有效指导,等等,教师的工作量也将会大大增加,但师生一旦走进了大自然,投入到真实的科学探究场景中,就会触动师生创新的灵感,精彩的科学探究就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