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情感激发三步曲

点赞:20411 浏览:934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努力营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与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反复朗读,在品读过程中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表达的,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使他们在读中感悟,悟中抒情,情中明理,健康快乐地学习.

【关 键 词 】感之入情 渲之 悟之抒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 如果教师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学生态度冷漠,课堂将失去活力,语文教学将失去灵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提倡“放飞情感,让课堂充满真情.”现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激发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情感激发三步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学习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创设情境,感之入情

兴趣产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将学生迅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奇妙的境界里,让他们对文本的精彩内容感之入情,特别小学生是情感丰富之人,他们幼小的心田是需要情感的滋润,他们入情的速度快,而且喜欢用一些比较单纯、简单的话语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语言美、竟境美,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于是课前我制作了一些课件.上课开始,我把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看的时候不时地发出一些“啊!太美了!”“哇!太神奇啦!”等赞叹声,我便抓住这种锲机,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景物,也可以是生活中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生就畅所欲言:“秋天,枫树的叶子变红了,像红色的脚掌.”“秋天,田野里一片金灿灿的,农民伯伯笑开了花.”另一学生紧接着说:“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也熟了,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也有生说:“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等学生争着想把自己的所见所感说出来,这时再让学生读课文时,那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已经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情境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文章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了学生的读书,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它.

二、情感研读,渲之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经验存在很大差别,将其带入阅读活动时,他们的想象,思维产生的情感也各不相同,由此,学生生成的独特情感体验也是不尽相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本身反复进行情感研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悟中抒情,情中明理.可根据文章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如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例如,《长征》这首七言律诗,短短八行,却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实践来代替教师繁琐的语言分析,图文结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交流阅读收获,对全诗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通过声情并貌的范读、师生对读、个别有感情地朗读、边看图片边读出相应的诗句,赛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不同形式地朗读,不但使学生熟读成诵,而且使学生在诵读中理解诗句,感受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和中国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可见,学生通过反复情感研读后心灵得到渲染,情感激荡在学生心里,文章的情感在此得到升华,文章的重难点因此得到突破,课堂的精彩之花也在此绽放.


三、想象表达,悟之抒情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趣盎然,有许多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无限的遐想的文章,如描写西部风光的《草原》、淋漓尽致的人物描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展示异国风情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文中的情感,学会去抒发情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感悟了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精神之后,再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在学生反复朗读之后,师抓住“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适当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大胆展开想象说一说德国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没有变,学生表达之后,师紧接着问: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把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一吐为快,这样不仅使第三自然段描绘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出来,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也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抒发自己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总之,没有情感教育的课堂是一种没有活力、黯然失色的课堂.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与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反复朗读,在品读过程中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表达的,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使他们在读中感悟,悟中抒情,情中明理,健康快乐地学习,也使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确实有效的得以落实.

(作者单位:阜新市海州区滨河路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