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建议

点赞:20144 浏览:925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子孙后代.教学时,一是要让学生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对学生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人文思想教育;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了解内容,理解重点句段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建议教师依据单元教材特点和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一、注重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背景知识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效率.教学《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时,要结合学生对课文中“晋西北”的地理位置,对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对黄土高原的生存环境和环境治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了解的实际,在学习课文前,指导学生动手查阅相关资料,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补充学习课文需要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围绕“首都北京沙尘暴形成的原因与危害”开展课前探究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治理的紧迫感.这样的预习活动既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的要求,也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编排了一段提示语,用一段流畅的文字,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了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如《青山不老》课文前面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打动了我们,下面的课文写了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不老?”这段提示语由三个方面内容组成,一是总结了前一篇课文内容: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打动了我们;二是提示了课文的内容:写了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三是提出了本课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学习方法是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的要求符合教科书编者提出的“略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上说,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略读课文教学要求,在引导学生读懂提示语,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同时,教师要点拨和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学习方式,抓住大环境的险恶、小环境的艰苦与老人创造的奇迹进行对比,体会老人保护自然、绿化家园的坚强决心和造福家乡、造福后代的奉献精神,从而揭示青山不老的深刻含义.


三、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深刻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略读课文教学强调的是略读能力的培养,重点是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在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和阅读需要,指导学生理解、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这既是学习语言的需要,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理解、小组合作交流、班上展示交流等形式来强化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1.抓住“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通过描写山间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展现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抓住“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体会老人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表达了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的奉献精神.

3.抓住“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体会老人植树造粒、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理解他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伟大,体会青山不老的深刻含义.

四、关注语言积累,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能力

积累语言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略读课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上下功夫.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同时,读读记记“肆虐、盘踞、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二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三是设计复述训练,引导学生按照“作者见到的景色――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老人居住的小环境――老人创造的奇迹――与老人道别时所想到的”有重点的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复述内容内化语言,积累语言,训练表达能力.四是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的精彩句段,积累好词佳句.

《青山不老》教学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文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五、体现课型特点,合理构建程序,提高教学效率

略读课文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学习目标,一是自主阅读,把握主要内容.二是运用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三是语言训练,重在积累运用.略读课文教学可以按照“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自读自悟,理解内容;讨论交流,展示成果;积累语言,拓展训练”四个环节来构建教学程序,组织学习活动.如教学《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教师应紧紧围绕“理解课文内容;训练阅读能力;加强语言积累”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如在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查阅相关资料,为课堂上阅读课文打基础;在自读自悟,理解内容环节引导学生依据阅读提示,抓住“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三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在读中思考问题,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讨论交流,展示成果的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三个句子,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对句子的理解,体会句子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既从语言层面感知青山不老,又从内容层面理解青山不老,还从精神层面体会青山不老的教学目标;在积累语言,拓展训练环节,通过认写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摘抄精彩句段等训练,加强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的教学程序体现了略读课文“重自主阅读,重内容理解,重方法运用,重能力培养,重语言训练,重合作交流,重教师引导”的教学特点,思路清晰,条理简约,重点突出,便于操作,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