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重”

点赞:7275 浏览:305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对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顺利达成三维目标,语文教师要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重点进行语文教学.具体来说,务必要抓住以下三点:重道、重读、重写.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 重道 重读 重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81-01

1.重“道”

我们都知道“文以载道”这句话.其实古人学习读和写,无一不认为“道”是文的本质而重“道”.

试想,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读,是理解作者文中的“道”;写,是表达自己心里的“道”.

既然这样,诸如学字词注释,讲语法修辞,背文学常识,分段落层次等,固不可少,然而都不可不依附于道.倘若把文道剥离开,单纯讲授语文知识,顶多是在造就“活字典”、“工具书”,仅得其皮毛,怎能学到读和写的精髓呢?

古代文学家是很重“道”的.

韩愈谈他读的心得是“师其意,不师其辞”.柳宗元谈他写的宗旨是“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欧阳修更说得好:“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倘若“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看,韩愈、柳宗元说得何等明确,欧阳修讲得多么辩证.他们不论读或写,都把道放在第一位,志在“得道”和“明道”.重“道”,则“文不难而自至也”,文道兼得;惟文,“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如堕烟海.由此联系《矛盾论》中所说“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的话想一想:语文教学也只能以道带文,决不可以文代道.

当然,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无疑是正确.但是语文课又是一门思想感情课,“文学是开着繁盛花朵的人生之树”,它不仅生动的展示人生的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是政治课不能代替的.不重道,且不说抽去了读和写的基本内涵,而且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将变得枯燥而僵化.古人语文教学就不限于“习句逗”,而把“传道、解惑”视为根本,然而我们却往往搞得支离破碎,不抓要领,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这就值得反思一下了.

2.重“读”

上文提到“由文悟道”,怎样“悟”?也有一句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重读.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苏轼读《阿房宫赋》,“至四鼓”:同志在长沙一师上学时,天微明就起床,站在窗下读《韩文》,低诵蜜吟,翻来覆去,以至在被窝里听读的同学都背会了,他还在读.他们在读中揣摩,在读中玩味,在读中“悟”,而后豁然贯通,从读中悟来了真知.

语文教学“三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学生大都读得通,更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不到、悟不能的地方教师略作点拨也就行了.倘若重讲不重读,这就走上岔道了.

那么,怎样重“读”呢?

笔者觉得苏东坡的“数次”读书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颇为受用.苏东坡与王朗书曾谈到这个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做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数次读书法,即一文作几遍读,每读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朱熹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这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收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

就说我们学一篇散文吧:第一遍读.只求扫清生字新词;第二遍读,只求概括文章意思;第三遍读,只求把握选材角度;第四遍读,只求分清章节层次;以至重点、难点、文采精义等等都在老师引导下“每一次作一意求之”,而且每一遍读,都要读读议议、读读写写、读读划划、读读讲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不离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既学得“实”,而又学得“活”.这比让学生读一遍后便由老师繁琐讲解和分析高明多了.

当然,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关键的是教师对导读的设计、点拨、小结.都得要言不烦,真能导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来.

3.重“写”

读和写这两方面,虽然各有其职,但写是主要的.读是为了写,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写的怎么样.

报载,不久前在广州发生的一件事:日本作家、汉学家与我国中青年作家会面.我国的作家有的竟然说不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这首诗的作者和题目,使外国朋友感到惊讶.

当然,堂堂作家竟然说不出这首名诗的作者和题目,当众出丑,确乎有伤大雅.然而这也颇有伯乐论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意味.其实能够记取和洞悉这首句诗的字句和“天机”,忘其作者和题目也无关宏旨,无须“感到惊讶”的.据说老舍先生在济南讲学时,曾一遍遍把“皈依”的“皈”读作“反”,固然成为一时笑谈,却没人以此说老舍先生才疏学浅.

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就似有把学生引入“得其粗而忘其精,在其外而忘其内”之虞.让学生去抠“四明狂客”的本人是谁;让学生去填“杂文的定义包括几层”等学生老在这上面终目,耗精费神.哪有余力去读去写?孔乙己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这不能不说其知识“渊博”了.然而孔乙己学得怎么样?总不能算高吧!

语文水平的最高标志,只能看“写”;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只能重“写”.所谓学生语文水平低.不是读书读不懂,而是作文作不好.学生能写出好文章,其读的能力总不差,这事实大概也没有人否认的.

要重“写”,这就得以作文教学为重点,就得让读怎么写作于写.用写消化读,把读纳入写.美国著名人物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就谈到这种用写消化读,把读纳入写的读写方法.他正是用这种方法熟练的掌握了写作工具,开拓出他事业的大天地.如果我们以这种读写方法再鼓励学生写日记,办板报,搞征文,在班级里形成写的风气,那是不愁文章读不懂,也不愁作文写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