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进行英语教学反思

点赞:27853 浏览:1307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教学反思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宝”,创建高效课堂的“保障”.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效率.反思型教师更是教学过程中的佼佼者.

关 键 词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反思型教师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等”(转引自张献臣,2007:23).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时间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动、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即: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等于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途径

1.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必由之路

先哲苏格拉底曾说,“生命如不投诉的审察这种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反思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不能没有反思,但这里所说的反思不并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对过去经历的“放电影”,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方法,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尤其是教师,通过反思教学教师能够提高自己驾驭知识和课堂的能力.

有效进行英语教学反思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反思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反思是教师保持积极探究的心态

教师需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技巧、教学效果等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借助听课、观看他人课例录像或他人所写的案例等方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照新课程的标准和理念进行反思,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的思想动态、听课方式、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效果更应该是教师应该经常反思的内容.教师要把反思的效果直接应用于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反思是充分挖掘教师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助于构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教师要从事件出发,收集整理资料,在教育现场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评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技术方法,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以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4.反思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线条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将反思分为三类:一是实践中反思(reflection in practice);二是对实践的反思(reflection on practice);三是为实践反思(reflection for practice).“实践中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万一情况不断发生,这就需要教师随时进行反思并及时对行为进行调整.“对实践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教师须对教学目标以及根据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评价和判断.“为实践的反思”是指通过“实践中反思”与“对实践的反思”最终实现的超前反思,教师拥有预测未来实践的意识与能力.

5.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设计的出台、教学过程的成功实施、教学目标的达成无一不与教学反思相关联.教学反思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课前反思,是指在每节课上课前对照自己所涉及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照新课程理念进行重新审视和检讨,并提出具体修改方案;也可以根据前一节课的反馈情况反思与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和方法,看一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重、难点是否突出,新旧知识衔接是否紧密,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导入是否自然,知识呈现是否浅显易懂,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景创设是否合理恰当,任务设计是否科学等.课前反思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已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效果.课中反思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反馈所做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容量的调整.由于教学过程总是按照课前预设的方案进行的,所以课中反思就十分必要.比如,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表现出困惑的表情,这时教师就要想一想是否是设计的问题太难了还是问题没有表达清楚?如果是难了,教师就应该马上换一种方式来提问.当然,最常见的反思应是在教学之后的课后反思.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想一想这节课的教法上有哪些创新之处,知识点上有哪些新发现,知识教授上有哪些新方法,讲解是否清楚明了,课堂训练是否到位,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教学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等.对这些反思进行归类,取舍和思考,这样再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就能知道如何做得更好.为了方便,可以将考虑到的新的有用信息添加到教学方案中去,也可以重写教学方案.

三、怎样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

1.大量阅读教育名著,熟读精思

读书的过程是与外界交往的过程,是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教师还应该多阅读教育刊物上的文章,了解其他教师对于教育前沿问题的思考,推动对自身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2.及时总结,着力提升

教师要养成及时总结、经常反思的习惯,及时捕捉成功的、有价值的东西,及时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修正、深化.

3.坚持写反思日记

教师要把自己教育教学中成功的做法、灵感、学生反应等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把参考资料、相关书籍及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和运用,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坚持团队协作,真诚交流

同级、同学科教师之间要精诚协作,相互交流、分享和讨论.教师之间可以采用集体备课、集体说课、相互听课、交流心得等方式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实践,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