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

点赞:12315 浏览:547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口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思维活动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文章以口译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口译特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多媒体 口译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郑晶(1979- ),女,浙江宁波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及翻译.(上海 201418)戴婕(1987- ),女,山东莱州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上海 2004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2010年度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建构主义指导下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模式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yy070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63-03

口译是指通过口头形式,运用目标语的词汇和语法体系,在语义与风格方面再现源语信息的一种交际活动.口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思维活动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在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口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精通双语的人无法成为合格的口译人员,而精通双语未必能够造就优秀的译员.口译涉及语言之外的诸多其他因素,科学的口译教学与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口译涉及诸多因素,需要科学教学与训练.目前的口译教学存在诸多误区,不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新型口译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口译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在深入剖析口译特点的基础上,着眼于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口译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多媒体自学课堂与多媒体面授课堂优化组合的新型口译教学模式.

一、口译教学误区剖析

我国口译教学实践目前主要借鉴笔译教学方法,涉及翻译理论、语言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虽然笔译和口译均为源语与目标语相互转换的过程,但后者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属于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过程.口译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分支,既具有外语教学的共同特点,又需要达到独特的教学目的.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口译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一项技能的特殊属性,就容易在口译教学过程中产生各类误区.

教学误区一:混淆口译与精读.口译具有外语基础性,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完成口译活动的关键,直接决定口译的质量.部分教师意识到口译能力与外语水平紧密相关,外语语言知识和外语语言技能在口译活动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口译教学误区之一认为只要以大量的外语语篇输入为教学内容,辅以相关练习强化语言知识,就能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精读,口译授课的全过程从词法、语法、句法入手详细讲授外语语言知识.这种口译课堂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语感,对完成口译任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外语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忽视母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弱化了专项口译技能的培训,导致学生无法高效能地完成口头语码转换.总之,如果混淆口译和精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均衡地处理好母语和外语的关系,就很难顺利实现口译教学目标.口译教学应该在介绍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辅以大量口译现场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教学误区二:混淆口译与笔译.口译具有双语转化性,笔译能力对于口译活动具有基础性作用.口译教学误区之二认为只要笔译过关了,自然能够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笔译,口译课堂以讲解翻译技巧为经线、开展语篇翻译为纬线.这种口译课堂的确有助于加强双语转换能力,但笔译是一个反复推敲、深入揣摩的思维过程,而口译讲究时效性.“接收清晰完整的书面信息→经过充裕的时间反复斟酌”这一笔译任务模式不利于学生完成口译任务,往往导致输入信息缺失、思考时间不足、口头表达迟钝、输出信息混乱等现象.可见,忽视口译所特有的音频输入、即时转换、口语输出等特点,将其与笔译混为一谈,不利于学生真正提高口译能力.

教学误区三:混淆口译与听说.口译具有瞬时效力性,受制于听力能力而没能正确捕捉信息,或者受制于口语能力而没能顺利传达信息,事后均无法补救.很多口译现场即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双方的立场、观点、意图等均通过译员传递给对方,双方基于对方的具体反应制定或调整对策.口译教学误区之三认为只要加强听说训练,就能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听说,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听说强化,忽视了语码转换训练.这种口译课堂的确能够为接收音频信息、完成口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割裂了源语输入和目标语输出,弱化了对双语在词汇、句式、语序等层面转换机制的强化训练及技巧讲解,势必影响学生口译能力的有效提高.

其他教学误区:首先,口译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译员可以事先按照主题做出必要准备,如收集数据、了解词汇、熟悉话题等,但记者招待会、经贸谈判、外交会晤等很多口译现场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瞬息万变,始料不及.加之口译现场气氛往往严肃、紧张,容易使人措手不及,这提升了口译的难度.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临场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灵活处理各类问题.其次,口译具有跨越文化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即特有的思维定式、心理特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如果不深入探究两大文化体系,就无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相同或相近的理解与感悟.可见,口译超出了单纯的语言范畴,具有跨文化性.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跨文化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成功应对跨文化信息转换.再次,口译具有信息广博性.语言所能表达的内容都可能成为口译的对象.口译现场可能涉及任何主题,包罗万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口译进入了人类有史以来各个学科领域和社交领域.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扩充背景图式的训练,不断丰富学生的百科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应对口译现场可能涉及的各类主题. 二、口译信息流程对教学的启示

一方面,只有在科学剖析口译信息流程的基础上,仔细探究每一个信息传递与加工环节,才能建构值得付诸实践的口译教学新模式.口译信息流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源语输入环节、即时语码转换环节和目标语输出环节.其中,即时语码转换环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直接影响口译的速度与精度.通过感觉记忆过滤的语音信息由工作记忆进行处理.Baddeley等人提出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是指对正在被加工的任何领域认知任务信息的暂时存储,是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是注意的焦点.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相辅相成,是口译三大环节的重中之重.具体来看,源语输入经过工作记忆的暂时储存和加工提取进入长时记忆,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图式,从而产生理解.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速记关键信息,经由工作记忆的暂时储存和语码加工,组织成通顺的目标语并表达所理解的内容,完成输出.至此结束了口译信息流程与加工的全过程,实现了以目标语口头再现源语信息的交际目标.可见,如何改善译者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容量及效率,如何提高译者的理解能力和速记水平,是口译培训的关键.

另一方面,必须利用口译信息流程对教学的启示.多数教师意识到“即时语码转换”的重要性,因而重视记忆容量开发,强化预测、听力、速记、口语等训练,通常采取“教师朗读+学生速记+轮流口译+教师讲评”的模式组织教学.这种模式有利于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但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首先,传统口译课堂的教学形式较为单调.教师朗读虽然不失为一种人性化的调动方式,但由于教师的语音、语调在各种角色和不同场合的变化具有局限性,这种单调的信息输入方式不易创造真实的口译场景,不能再现生动的交流意境;轮流问答翻译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但单一的问答形式忽略了交互特点,不利于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开展互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传统口译课堂提供的操练机会甚少,轮流操练使得单位时间内仅有一位学生参与口译训练.检测设两节口译课共90分钟,教师朗读计15分钟,教师点评计15分钟.按语言专业每周授课2次、每班20名学生的标准计算,每位学生每周操练时间仅为6分钟左右.非语言专业学生往往由于减少授课频度、扩大授课规模,其操练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三、建构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

口译教学对实践性的要求非常高,除需要讲解必要的理论和技巧外,更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操练.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网络与口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多媒体具有超越以往任何传统教学资源的诸多优势,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标志.机辅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把多媒体信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与合理呈现,向学生提供最优化的学习环境.计算机能够引导和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个性化学习.多媒体在口译教学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为了实现“信息准确、表达流利、风格一致、交际顺畅”的口译标准与效果,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口译人员需具备双语水平高、心理素质好、文化修养高、应变能力强、知识背景广等素质.多媒体在口译教学中能够发挥以下优势:优势一,语言传播形式的多媒体化实现了在音、形、义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双语水平;优势二,多媒体技术能够逼真地营造口译现场的气氛,使学习者切身感受口译现场的压力,反复训练从而锻炼心理素质;优势三,信息的多元化、形象化传播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灵活地应对口译现场的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形;优势四,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再现重大时刻与口译瞬间,使学习者感受口译的精彩与译者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新型多媒体口译教学适宜采取自学课堂与面授课堂相结合的模式,优势互补,实现技术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多媒体自学课堂设计基于人机互动原则,依托多媒体网络学习软件的预设程序,主要针对口译教学的预习及复习阶段.自学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节约教师资源,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软件围绕教材特定的主题分层设定学习区域,针对词汇、短语、句子、篇章等不同单位,以文字、音频、动画、视频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口译练习.学生可以根据原有基础以及现有时间,灵活安排自学.一方面,预习阶段旨在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图示,激发学生对口译的学习兴趣.该学习软件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热身训练,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言规则,积累基本功,为新一轮面授课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复习阶段旨在强化学生原有图示节点与新图示节点之间的激活通道,巩固面授课堂学习任务,维持学习兴趣.面授课堂结束后,学习软件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拓展练习,帮助学生灵活类推、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进度、深度和频度.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在确保自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有效节约教师资源.多媒体面授课堂,基于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原则,依托合作和竞争理念,主要针对语码转换阶段开展引导式学习.面授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作用,克服电子学习软件的弊端,有效开展课堂活动,优化训练机会.自学课堂节约的教师资源为小班化面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揣摩,拓展思路,探讨最佳译法.面授课堂可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即利用语音实验室强大的多媒体教学功能,避免传统课堂“单调的教师朗读输入”和“单位时间学生参与率低”等弊端,实现课堂锻炼机会最优化.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形式多样化的音频、视频材料营造真实的口译现场氛围,分配口译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的现场讨论情况均可以通过语音实验室的摄像功能录制下来.教师通过总控制台即时查看每位学生参与组内探讨的情况,随时参与小组讨论、及时解答疑惑、监督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有选择地播放个别小组的活动录像,然后由教师或由其他组员有针对性地予以点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再次,积极建构多媒体口译教材.一是教材难度梯度规划.基础部分着重词汇、词组、句子等单位的口译训练;综合部分着重综合运用翻译技巧,开展语篇口译训练;拓展部分着重灵活运用所学重点,温故而知新.二是教材主题多元化设置.口译教材所选主题的涉及面应尽可能广泛,帮助学生接触各类真实的语言材料,开阔视野.口译教材的主题在语体方面应包括口语(如“会话交谈”“采访接待”等)和书面语(如各类正式语体材料)两方面内容,在语体文体方面应包括叙述类(如“教育文化”“新闻报道”等)、介绍类(如“旅游观光”“礼仪民俗”等)、论证类(如“时事评论”“辩论演说”等)内容,在语域方面应包括科技术语、法律术语、经贸术语、新闻术语、外交术语等内容.教材主题尽可能多元化.

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多媒体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四、小结

口译教学基于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传递过程.多媒体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也必将为口译教学搭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宽广舞台.希望通过更多教学工作者对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培养优秀的口译人才,为中外交流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志强,蔡平.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Baddeley AD,Hitch GJ.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4.

[5]Jonassen, D H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M]. New York: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1996.

[6]Theo van Els.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M]. London:Hodder Arnold,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