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点赞:5387 浏览:194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少教师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单一层次上,忽视语言的意义,割裂了语言功能,使教学效果差.尤其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授课文句型、语汇、语法方面,以及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上,课堂组织、练习设计等方面存在典型的公式化、刻板化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文方面,重视语言形式,轻意义理解

把课文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习语言知识上,把课文作为一个分析语法、学习词汇、句型、单词的工具,使得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整连贯的意义被严重忽视,更不用说涉及社会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大多数教师常常在串讲课文中穿插语法、句子、词组的讲练,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支离破碎.结果出现了“教课文不见课文”的现象.

二、在词汇方面,重翻译、轻拼读

强调短时记忆、机械记忆,忽视以句子为单位的意义记忆.结果,学生死记硬背,孤立地默写单词,却常常不会拼读、造句和使用.

三、在语音方面,重音素,轻节奏和语调

教师在教单词音标时比较留心学生对元音、辅音的正确发音,但对英语的节奏(包括节奏群、重读音节、弱读式、停顿、失去爆破、连读以及升降调)则缺乏应有的重视.由于教师本身口头水平限制,较少用英语讲课并组织课堂教学,播放地道的英美人讲英语的录音带机会不多,造成学生听得少、练得少,开口易出错的局面.

四、在语法方面,热衷规则和例句,偏语言技能的转化

学生虽然熟记了大量语法规则,但由于练得少,没有形成习惯,往往掌握得不牢固.发挥不稳定.这显然是把语法概念和实际运用分割开来,反强调学生理解,却忽略大量的、多种形式的运用.

五、听说读写能力普遍偏弱

不少教师认为知识量增多,自然会转化为能力,用不着在培养能力方面专门下功夫.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了的学生绝不是少数.


六、在课堂方面,严重少、慢、差、费

即教学内容偏少,教学节奏偏慢,教学效果偏差,使师生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浪费不少.比如一节课常常是只教一个句型或几个生词,整节课反来复去地操练却较少有实际运用;一篇短文分二到三节才串讲完.而高年级由于课文生词偏多(通常有五六十个)而且课文篇幅长,教师们往往要花二个星期才讲完一课书.由于拖的时间太久,学生难免产生厌倦感,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宋建如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那么,该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构建.

一、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设疑启智,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

新编英语教材内容丰富,联系社会现实,贴近生活实际,情景真实、生动、有趣,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并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运用语言.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的思考题,层层递进,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对于难点疑点,老师不直接点明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层层分析拨开迷雾,自觉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能力.

二、设计创新探索的机会、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是让学生掌握能够在将来继续学习的科学方法.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敢于质疑、乐于探索,在学习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还要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激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创新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求同存异,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学”.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应有的自由支配时空,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