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点赞:25304 浏览:1183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受重视,课堂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要使课堂讨论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大胆质疑,让课堂讨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活力,真正变课堂为学堂.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 】 语文课堂 讨论 主体性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必有其规律和理论基础,应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法、控制手段和评价体系,使课堂教学能更加有趣有序有效,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思辩、交流、表达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在这方面作了一定尝试,有效的课堂讨论的确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对文本〔教学内容〕的研究应领先于学生,深刻于学生,并在参与交流中丰富、提升自己的见解和完善自己的教法.王富仁教授说:“尊重课文作者的创作主体性是我们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唯一途径.”所以对文本的“求异”或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总是受特定文本限定的.教师自己明白了这一文本读解的规律,才能理性地组织课堂讨论,正确引导学生去寻找作品的本质性意义,领悟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得到情与理、内容与形式的熏陶.在这样的基础上,讨论才能出成果,出新意.在讨论中激发思维、形成比较,讨论就是成功的.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勤于钻研文本,把握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同时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发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有意识地筛选.离开了文本,文本失去对解读的本质性意义、本体性意义,语文课就没了语文味.

其次,讨论它是有技巧的,需要教师来设计并不断的调控学生的情绪.讨论是一个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它的严密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讨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明白学生讨论要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第二,讨论之前必须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第三就是教师要及时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通过学生的情绪来做出判断.及时的终止讨论,避免浪费时间.第四,要有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把他们那一组讨论的成果讲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还会让在讨论中处于弱势的学生再次得到题目的思路.第五,要让每一个学生形成书面文字,只有写出来学生才算是真正的了解.

那么,怎样有效组织课堂讨论呢?笔者认为:

第一,用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和谐的环境.“师生谐和教学兴.”可以说,没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没有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就不能顺利开展课堂讨论.因此,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有赖于教师改变专制的教学作风,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情辞恳切、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观点中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讨论,乐于讨论.事实证明,充分尊重学生不同见解的做法,不但构建了师生的和谐关系,还使学生的一些新奇而富有创造的观点不时在课堂中涌现出来.

第二,精心选择讨论的问题,恰当把握讨论的时机.课堂讨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了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鉴于此,在不少语文教学公开课中,课堂讨论被一些语文教师作为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在教学环节中无视教材的特点和具体的要求,千篇一律开展“轰轰烈烈”的课堂讨论,以突出“议论纷纷”的课堂气氛;更有甚者,发展到了“一讨(论)到底”的局面,这实在是对课堂讨论的误用滥用!我们要精选讨论的问题,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争执,有必要进行讨论,以正本清源.通过讨论,能使学生的观点由分散到统一,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得到认识的升华.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考虑是否进行讨论,因为讨论这一教学形式本身就具有集集体智慧来解决难题的优势.设计讨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价值,又要使学生能够接受.


第三,适时采用适度、多样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适时、适度,又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但教师评价要适时、适度,评价要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或深入持续,或另辟蹊径,或针锋相对,或全面综述.三是有声评价与无声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小组讨论的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口头评价,其次是无声评价.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却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当学生对问题讨论产生明显的分歧时,教师立即扮演争辩双方或多方的主持人,不偏不倚,让双方或多方对问题的讨论深入下去,以理服人.惟有此时的讨论,才能让学生对问题悟得更透、辩得更明、说得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