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问题

点赞:24625 浏览:1159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替代的.然而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存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师观念陈旧”等问题.

关 键 词 :问题;主体性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必须承认教改实践和新的理念还有较大的差距,困惑、迷惘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如何无疑将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一、当今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政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我们很多老师的政治课教学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听.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告诉被教育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学生看作是千篇一律的,而不是个性化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政治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政治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政治课教师很少使用,而是将“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题海战术”被我们的老师应用的炉火纯青,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落后

政治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政性强,但作为政治教材,不要说一出版,就是在刚刚酝酿要形成文字时就已经滞后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的变化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形成理论和实际脱节.教材的滞后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观念陈旧

很多老师只注意到新教材的难度较过去降低了,而没注意到知识的整合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不善于挖掘新教材的内涵.在政治课堂上,对于教材中的“探究题”、“议一议”等教学内容,只是一带而过,让学生简单的看看图片或者漫无目的让学生进行随意的讨论讨论,便转入“知识导航”的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的灌输,随后便是进行题海战术进行大量的练习.未能按照课程编写的意图让学生通过“探究题”感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冲突现象,从而领悟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

二、政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初中政治教学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课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3.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