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教学两茫茫”

点赞:12531 浏览:559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切实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整个课堂的文学色彩很浓,老师们尽其所能的去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应用,真正的实现了教学相长.

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明显的感到一些不解和困惑.

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为了追求多元化的理解而忽略了正确的标准.在学生对文章进行了感悟的时候,教者虽然不能硬性地去“牵”,但在“珍视学生质疑火花”的同时,要否定学生的错误的观点,并要恰当的引导,不能为了追求多元化的理解而忽略了正确的标准,让学生信口胡说,但要求标准正确和要求正确统一还不相同.

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阅读时不能围绕“文本”展开.在讲课时,仅读了一遍课文,来不及品味,马上进行感悟.如果仅是谈对文章的最初理解和感受,这样做本无厚非,但很多课堂是仅读了一遍后整节课都在进行感悟,其他知识的传授及缘文悟道的能力都没有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还有的,只讲了一点,马上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也是不恰当的.


关于考试.这也是语文老师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是新的评价体系尚不明确,另一方面是考试过多,对学生也有影响,语文学习也有影响,语文学习应是一个长期积累,养成习惯、培养兴趣的过程,但仅高一一学期就要有四次考试,每次老师为了要成绩都要抽出时间复习,占去了很多迁移拓展的时间,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会受到影响.归根结底,还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巨大分歧.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有如下一些对策和建议:

适应新课程,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更新.我们用的是新教材,观念上的更新尤为重要.要加强集体备课,防止孤军深入,要集中集体的智慧来搞课改,注意集体研究新课改中的思路.每位教师要增强主动探究的意识,注重用科研开掘自身的潜力.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应做到: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基础、以激发动机、培养兴趣味前提,以发展思维和情感渗透为中心,以多向结合为原则,以研究性学习为过程,贴近新课程改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各种形式的读.读,是语文学科的本色所在,其他任何的感性的媒体无法取代文字的基本属性与功能.就语文教学来讲,有以下几种读的方式需引起重视,如默读、朗读、赏读、品读、研读、背景式阅读、对比式阅读等,如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可以从轻重、快慢、语气、重音、蓄势行腔等角度去把握.当了解了背景,读完题目以后,不要急于读正文,要先在头脑里酝酿,想象一番,等头脑里已经出现了一轮高悬于天空的明月,苏轼独自一人把酒面向青天,此时其势以蓄,其情以满,心境已成,再开口,便会恰到好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声音应该高起一些,象征明月在天上,同时,第一句读完后,应稍长停顿一些,表明问天之后要思考一番,斟酌一番;朗读不但能很好的理解作品,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启迪学生的灵性.但朗读是一个艰苦的发现过程,也是一个灵动的德沉默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文化积累,艰辛的口耳磨合与深厚的语言功力.

在教学中应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兴趣的激发.语文的尖子生都是对语文科有浓厚兴趣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良好的习惯也很重要,可以说,良好习惯也很重要,可以说,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多积累、多读书、多表达、多思考的习惯,勤于积累的习惯主要包括积累语言、积累生活,但应引起重视的是要让学生积累思想,只要学生的思想情感成熟了,有深度了,语随意来,语言的表述问题就不大了.多读书的习惯,广泛涉猎之余,应引起重视的是出声诵读一些精美的文章能熟读成诵,非常有利于培养语感.多表达的习惯,应着重于书面表达,注意缩小动笔与动口的差距.只要教师以兴趣为先导,注意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多给以示范,多加指点,多给鼓励,严格要求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相信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很快会形成.

“十年教学两茫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课改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惑,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焦虑感和无助感,但最重要对策就是我们要改变自我,端正教学心态,提升自我素养,加快自我成长.“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这既是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