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

点赞:22827 浏览:1063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枯了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灵性.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文为“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进行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学习激发点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他们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但他们又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其学习习惯不稳定,个别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我在上鲁迅的《风筝》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自己刚刚逝去的童年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让学生沉浸在《童年》一歌的音乐背景中,再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事情,把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或最伤心的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有了现实的美景,也有着幻想的成分,自然就激发起学生对作者所写的事情的感悟.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阅读、领会文中故事的内涵,充分感受作者笔下生活,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达到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的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 拓展课堂教学的领域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引入“源头活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缩短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在上北朝民歌《木兰诗》这首叙事诗时,我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我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后,随即大胆引入了由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剪接而成的四分钟动画画面——还力求让学生在故事演绎与形象塑造两个方面,对我国民歌中的“木兰”形象与美国动画片中的“木兰”形象进行比较,以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能力.结果,学生们细心朗读完这首诗歌,合上课本,再看完四分钟的动画片后,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踊跃发言,课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学生们在课文与动画片的“求异”阅读中,发现了“两国”木兰出征时、立功时、还家时的不同之处;在课文与动画片的“求同”阅读中,发现了“两国”木兰的共性:都有着爱家更爱国的赤诚心.这堂课的设计,别出心裁地引入电影作品的相关情节、相似人物,使“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既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

地激活了学生思维,又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使学生感到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三)角色转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采取、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钱梦龙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我曾这样上过一节作文课,我给每个同学发一颗花生,让他们先看花生,把花生外形写出来,再发挥联想,花生的外形像什么;然后摇动花生,听听花生的声音,又像他们何时听到的声音,而他们听到这声音时又是什么心情;再让他们闻闻花生的味道又是怎样的:最后让他们把花生吃了,感觉又如何,总之就是让学生从感官上细致了解花生,然后写一篇作文.我再由一颗小小的花生延伸到生活中的事情,提点学生在写作中也应该如此,对于写人写事写景﹝初中着重写记叙文﹞都可从多个角度写,而不仅限于视觉.

通过这样的实物观察,不仅很容易地让同学们学会观察事物,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课堂自然快乐四溢!

(四)动之以情,创设情景教学模式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以及教师心情的愉悦、兴奋等.“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就需要调动自身情绪,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氛围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角色之中.

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进行《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的朗读指导中,我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同诗人一起去追忆往事,当诗人回忆到“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时,一系列的联想产生了.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个生活片段,每句诗在内容、时间、空间、情感上都是一个完整的单位.这样入情入境地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起到了使学生见诗人之所见,思诗之所思,并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这样,语文教学也就进入“五彩纷呈,群峰迭起”的艺术境界,使学生乐学到“不能自已”的程度,从而将语文学习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教师创设情景教学像一股“乍起”的风,能破一池春水,让学生真正动心,动情,入心,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