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学的四点

点赞:19966 浏览:927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

“自学”是一种能力,是现代人应该且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这种能力具有工具性,它就像一把,能帮助人们打开知识的宝库并挖掘到知识的宝藏.把它具体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学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但我们能显然看到,学生这种自学能力的形成很难一蹴而就.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它的依据是让学生具备独立自主地靠教材和教学参考材料完成新知识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实现,而且必须由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为过渡,违背了这一点,就违背了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二、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人们心里产生了这种创造的安全感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就没有丝毫的恐惧和压抑,使自己的发散思维得以充分地展现.同时,那些诸如真知灼见、创新火花就能得以迸发,个性才能得以张扬.

因而,要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就必须给学生营造一种心理自由的空间和心理安全的氛围;就必须打破以往的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的古板严酷的形象;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唯师命是从的“师道尊严”,冲破“一言堂”的樊篱.要一改过去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部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探究和思考,鼓励学生的探求与创新.实现教学活动中由“教”向“学”的过渡,让教师的角色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实现向学生的帮助者与合作者转变.营造一种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尊重、友好与和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与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对待学生以宽容、友善的态度.让学生的思维更具主动性、灵活性、开放性,让学生的感情始终宽松、自由.

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多给学生留有一点活动的余地;多给学生留有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多给学生留有一片翱翔的“天空”;多给学生留有一弯驰骋的“心湖”;多给学生一点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积极地思维,主动地用口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敢于质疑和否定权威.提倡学生想说就说,说出心中见解;想议就议,议出解题技巧;想问就问,问出心中疑团;想画就画,画出正确解法.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只要能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就能在错误中成长.如此宽松的环境,如此和谐的氛围,更利于学生的积极探究.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政治思想教育——德育的内容是隐性的,不明显的.如果我们担任数学课的教师,不注意去挖掘,就很难发现它.打开我国的文化宝库,看看我国数学的发生和发展,就能够知道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且成果卓著.从不朽的传世名著《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到近代的一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那样深远.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才能将其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传授中.比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计算出圆周率并将把其值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又如,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的“华氏定理”“华氏算子”及“华氏不等式”等都是他研究的成果,他的有些著作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再如古代北宋数学家贾宪的“贾宪法三角”;南宋数学家杨辉的“杨辉三角”;元朝数学家朱世杰的“古法七成方图”这些都是当时的世界之最.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把我国这些古代和现代数学家的伟大成就和刻苦钻研的感人事迹介绍给学生,就一定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将这些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将其投身于伟大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对数学教学的四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说到“听、说、读、写”的能力,人们马上就联想到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其实,在中学数学课堂活动中也少不了这些方面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它不可或缺.这些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

1.“听”.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听”.“听”是需要技巧的,它的技巧表现在听课时一定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做到思路与教师同步.通过“听”,领会教师的讲解,学会重点、要点的归纳.通过“听”,掌握答题的方式和解题的方法.其次,教师也要学会“听”,“听”的方法是:降低身段,与学生平肩,倾听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理解及课后的感受.

2.“说”.首先,是让学生“敢说”,要让学生敢“说”的前提是破除“师道尊严”,并在些基础上敢于“说”出不同见解.其次,是让学生“会说”,就是运用规范的语言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进行正确表述和解释.陈述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建议、提出自己的问题,能让别人易于理解.

3.“读”.首先,是让学生“善读”,要善于读书,通过阅读课内知识和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知识,开阔自己视界.其次,是“会读”,会读,指的是在阅读课外资料时,要有所选择,不能过滥.

4.“写”.写是对“听”“说”“读”的直接反映,能够把自己听到的,能表达出的,阅读过的东西写出来并非易事.例如,代数计算题、几何证明题的计算过程、证明过程,都必须答在卷上,写在作业本上,这就离不开写.而这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思维逻辑是否清晰,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5.“思”.首先,要让学生善于“勤思”,在解题中遇到了难题,要勤于运用发散思维,要重视多角度思考.其次,要让学生善于反思,通过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反思中成长.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思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