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点赞:3859 浏览:129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情感,很强的德育价值.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在“如坐春风”中受到情感道德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正体现了语文课标的精神,也实现了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道德教育,关键在于挖掘出教材的“情感”因素及“道德”因素.这两个因素,对学生而言,这些就是姚斯所说的:“潜在的引导力量”,它可以“引导和改变”学生的“意识和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教师,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首先应该自身对此有极其深刻的感受,这样才能起一个引导的作用.那么如何完成这个过程呢?

一、多情的导语设计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便是丰富多彩的导语.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讲解就是文章真挚感情的再现.那么,导语便是感情再现前的酝酿.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真实的体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简洁、明快、新鲜、多情的语言,尽快引学生入境,怎能不激起学生心中的浪花呢?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教师应更精心设计,或引起悬念,或拨动琴弦,或无疑处设疑等也用这些方法激起学生好奇的涟漪,荡起想象的浪花,使学生很快进入研究思考问题的境界.这种导语的效果犹如“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一枝红杏”,让学生在内容展现先感到生机勃勃的“春天”.从心理上讲,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要产生一种新鲜好奇感,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觉悟,精心设计开场白,以便使整个教学过程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导语是教学的开场白,它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这个短短的过程,既能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特长,又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既能快速引导学生入境,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精彩的画面导入

语文课本,绝大多数以文字做为传情达意的媒介,它囊括的内容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涉及的范围极广,而我们的学生每天坐在教室里,基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篇陌生的文章放在他们的面前,总是让学生感觉与文章有一定的距离,或是时间距离,或是时代距离,或是情感距离,或是体验距离---而学生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消除这些距离.有了距离,在理解上就了有难度,那么教师如果想达到情感德育的渗透,那也就难上加难了.怎么办呢?笔者执教多年,感觉用精彩的画面导入,较容易能尽快引学生入境.


语文课情感德育的渗透,不仅仅表现在一节课要有个良好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感受课文的过程之中.语文的博大的精神也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这个过程完成情感德育的渗透呢?

(一)挖掘人物的行为美,进行思想渗透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的支配的,所以,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反过来,人的行为又是一个人的思想的外在体现.一个人的行为美,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尊敬、爱戴.而课堂上进行思想渗透,只有语文一科得天独厚.在完成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这个任务也顺便完成,可谓一箭双鵰.比如在《五人墓碑记》中,在分析五人精神的时候,学生总结到: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学习,我们生长在最好的时代里,受到的磨难太少,希望类似的人或事,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有一天,当我们真正面临民族危难或邪恶时,我们要清楚,“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多么深刻的体会啊.在《伶官传序》中,一个学生总结到:“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我们现在吃穿不愁,靠父母,靠老师,靠同学,靠朋友等所以一切显得很顺利,但总有一天,总有那么一刻,我们要独立地去完成一切,总有只靠自己的时候,到那时如果我们还是什么也不会,太晚了!“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自然法则可不管你是否曾经是官家子弟,也不管你曾经是否很富有.而对这篇文章,使我又想起了另外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人总结的教训,希望在座的每一位不要再用行动证明一次.等等,此等体会,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才能尽情体现.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这种独特的资源.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师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发掘人物的心灵美,进行品德教育

虽然审美的标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基本能达成共识,那就是一个人的心灵美是最重要的,有了心灵美,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于这一点,我想,不管是语文教师,还是其他教师,都在时时刻刻关注.而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占据有利的条件:与课文同步进行.在学习《项脊轩志》时,它的写作特色是通过生活琐事来体现亲情,学生在写感受时,有这样一段话:“本文用我们常常忽略的细节,使我们再一次与亲情零距离接触,平时,我总是报怨妈妈爸爸对我不关心,现在才知道,是我没有一颗敏感的心啊.以上例举,仅是语文教育中的点点滴滴.而情感德育的渗透就在这点点滴滴中积累,是一个无形的过程.就像丝丝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何检验是否有成果呢?

情感德育的渗透,具体化为人生的态度上:既表现为热爱个体生命的进取、创造,又表现为超越个体生命的存在(个体情感、意志、好恶、等)的旷达、洒脱;具体化为人生理想:表现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时崇高境界的追求,这一点在目前有重大意义;具体化为人格建树:表现于既要保持个体的独立意志,又不以我为中心,凌驾于万物之上,肆意践踏他人,损害万物,真正做到不卑不亢;具体化于处世方式上:以公平之心待人接物,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生命的存在.目前我们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往往恃宠生娇,目空一切,且社会责任感差,所以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越来越显得重要了,而我们教师身负重任,任重道远啊.

总之,情感德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如果失去了这个功效,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也便不能成为语文课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体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应该说,学生在课堂上,在对自然、生活、生命及广泛的阅读中进行情感体验,接受情感熏陶,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如何在学前素质教育前提下,使这些成果更上一个台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加以完善,还须不断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