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新课标教学

点赞:27737 浏览:1299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新旧教学理念之间的关系.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成果,“分层次教学”的启示等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教学法的概况.

普通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教学理念 差异性教学 探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要求我们的教育理念要进一步更新.《数学课程标准》是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行为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大部分教师正处在从原有的教学理念转变到新的教学理念的一个过渡时期.我们要真正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髓,既要突出新课标下的先进教学理念,又要发展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思想方法.我们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三角函数中的和、差角、倍角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高中数学的新课标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课前预习层次化.

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3.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4.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

二、注重追求统一规格的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备课及上课的时候,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教材的难度要求.对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要采取拆分难点、分步设问、降低难度、重组教材、挖掘新教材等手段,尽量适应本班学生的学习需要.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班级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的人.显然,这样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其实,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三、由教师讲解知识向学生探索知识的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积极提高学生数学的兴趣,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适应教育的新课改精神.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逐渐转变为“要我学”的被动局面.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

一节课,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一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索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我们知道,知识技能主要是靠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的笔头训练去完成,也就是说,课堂上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才能保证有机会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新课标并不是单纯摒弃旧的数学教学理念,而是在旧理念基础上更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探索中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使一线教学呈现出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中,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